电脑族警惕眼压升高“暴盲”
因为和丈夫呕气三天,居然导致钱女士(化名)急性青光眼发作导致左眼失明,经过眼科医生紧急地穿刺等治疗,钱女士才基本恢复了视力。眼科专家指出:老年女性目前成为了急性青光眼的高危人群,因为女性朋友更容易钻牛角尖,喜怒无常和心态焦虑,容易导致眼压突然急剧升高发生“暴盲”。
凉茶虽好但切忌“盲饮”
到了夏季,天气炎热,空调、游泳、冷饮都成为大家避暑的“良方”。近几年随着中医养生概念的兴起,凉茶也作为一种消暑饮料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凉茶的饮用需因人而宜,不能滥服用,更不能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金银花、夏枯草、菊花、竹叶、蒲公英、桑叶、甘草、荷叶、黄芩等中草药通常是制作凉茶的常用药品,但是各种不同凉茶间的配伍也不相同,需要有所区别地饮用。
2015考研冲刺复习要“忙”而非“盲”
J Immunol:致盲机理研究进展助你找回光明
近日,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引发失明的重要因子,其或为开发治疗失明的新疗法提供帮助,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Hum Mol Genet:开发出治疗盲眼病的新型干细胞模型
2012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C)将病人的皮肤组织成功转变成了遗传性黄斑变性的实验室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 研究者Gamm表示,这种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速深入地理解人类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效应。
PNAS:研究揭示盲鼹鼠不患癌机制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盲鼹鼠是中东地区常见的生活于地下的小型啮齿动物,其寿命可达21年。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盲鼹鼠对抗癌症的机制,这与三年前他们发现的裸鼹鼠对抗癌症的机制不同,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PNAS杂志上。 盲鼹鼠和裸鼹鼠都是生活在地下的长寿啮齿动物,也是仅有的两种不会患癌症的哺乳动物。
Mol Med: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改善盲鼠的视力
2012年10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因视网膜中的细胞退化而导致中央视力丧失。在Stephen Tsang博士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提示着一种特殊的多能性干细胞可能能够恢复视力或者阻止视力丧失。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Medicine期刊上。 在这项治疗失明的实验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病人的皮肤细胞开发出的疗法能够改善失明小鼠的视力。
重大新药创制项目——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Ⅲ期临床试验揭盲
近期,由上海歌佰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历时11年自主研发的肿瘤治疗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顺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于南京正式揭盲。依据盲底,权威医学统计学专家、南京医科大学陈锋教授现场计算并公布了初步统计结果:共入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453例,使用“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的试验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18天...
BMC Biol:揭示盲裸鼠抗癌的分子机制或为开发抑癌疗法提供思路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盲裸鼠抗癌的分子机制,以及阐述了低氧环境在啮齿类动物长寿及抵抗癌症上的扮演的角色。 (Credit: Courtesy of Institute of Evolution, University of Haifa,
MPE:昆明动物研究所在鼹鼠系统演化取得研究进展
中国是世界上鼹科(Talpidae)哺乳动物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尤其是中国西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极高的物种多样性,然而我们对该类群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在蒋学龙研究员的带领下,昆明动物所兽类生态与进化学科组与日本宫崎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合作对鼹科鼹族(Talpini)的演化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