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慧研究组利用干细胞技术发现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201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干细胞培育毛囊技术有望治疗秃头症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信》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成年实验鼠干细胞和人类干细胞分别培育出毛囊,并移植到没毛发的实验鼠皮肤上,都成功让它长出毛发,未来有望将这一技术用于治疗秃头症。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辻孝领导的研究小组从实验鼠皮肤上获取了两种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将它们培育成毛囊,然后将这种人工培育的毛囊移植到本身没有毛发的实验鼠皮肤上,结果后者成功长出了毛发。
Transl Psychiatry:鉴定出精神分裂症中脑细胞功能障碍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脑细胞中DNA处于紧紧缠绕中。此发现表明,已发展的其他疾病的药物最终可能提供作为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及老年人相关疾病的希望。
安进Xgeva骨巨细胞瘤新适应症申请获FDA批准
2013年6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安进(Amgen)13日宣布,FDA已批准了Xgeva(denosumab)的一个新适应症,用于手术不可切除性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骨巨细胞瘤(GCTB)成人患者及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患者的治疗。 GCTB为骨原发的骨破坏性良性侵袭性肿瘤,通常影响20-40岁的个体,往往导致骨折。
Circul Res:首次发现中性白细胞是引发巨细胞性动脉炎的元凶
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中性白细胞或许是引起巨细胞性动脉炎(GCA)的元凶,GCA可以引发老年患者血管严重炎性的疾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上。
Sci Transl Med:有望治疗肌营养不良症的免疫细胞亚群
2014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发现,免疫细胞的一个子集: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抑制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小鼠模型的炎症和肌肉损伤。 科学家们表示,调节性T细胞(Treg细
:特殊巨噬细胞有助治疗老年痴呆症
人们已知道,老年痴呆症与异常纤维蛋白沉积物在患者脑部堆积有关。如果能清除这些脑中的“垃圾”,就有望改善病状。德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一些特殊巨噬细胞能在这方面发挥“清洁工”的作用。 德国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和弗赖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神经科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经过10年动物研究发现,骨髓中产生的一些特殊巨噬细胞可以降解和清除引起老年痴呆症的有害沉积物。
JCI:焦虑症与细胞的新陈代谢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个与焦虑症有关的基因,该基因编码乙二醛酶I (GLO1)。然而该基因与焦虑症之间关联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在美国最普遍的精神疾病是焦虑症其中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怖症等。 利用小鼠模型, Margaret Distler和她的团队想确定是否GlO1的早期底物--甲基乙二醛能否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Stem Cells:干细胞移植能改善帕金森症猴子病症
当往患帕金森症的猴子大脑中植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后,猴子的病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 一个日本科学家小组将干细胞移植入四个患帕金森症猴子的大脑。这些猴子四肢颤抖,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呈现典型的帕金森症状。在植入干细胞后约3个月,这些猴子运动控制能力开始得到改善;大约在移植后6个月,这些猴子能绕着它们的笼子走动,其运动机能得到明显改善,京都大学副教授Jun Takahashi对法新社记者说。
干细胞疗法可用于治疗ALS、痴呆症
2013年10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和Isis医药公司合作开发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痴呆症和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研究人员通过干细胞技术分化出正常的神经细胞以替代ALS患者发生C9ORF72基因突变的细胞。这种突变阻碍了集体正常蛋白质合成的进程。通过导入正常的RNA,研究人员可以令突变的基因重新表达行使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