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细胞》:更好用的肠癌免疫治疗标志物诞生了!英国科学家发现,“高干扰素表型”结直肠癌更适用免疫治疗

研究者们找到的最佳评估阈值是CD74间质细胞分数(stroma proportional score, SPS)=18%,并用外部临床研究数据证实,该值可区分出多种PD-1/L1抑制剂联合治疗。

2025-01-27

Nature子刊:周荣斌/江维团队发现新型代谢免疫检查点——GPR34,带来癌症免疫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发现,肿瘤来源的脂质代谢物LysoPS可通过其受体GPR34抑制ILC1的抗肿瘤活性,而拮抗GPR34可增强ILC1的抗肿瘤活性并抑制肿瘤生长。

2024-10-10

Nat Genet:通过表观遗传疗法激发转座子新抗原,推进癌症免疫治疗

研究团队以胶质细胞瘤为模型,成功证明了表观遗传疗法激活转座子,从而产生更多转座子新抗原的可能性,为将来表观遗传疗法和免疫疗法的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09-06

Cell子刊:西安交大李磊团队揭示衣康酸转运蛋白SLC13A3赋予癌症免疫治疗抗性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衣康酸进入肿瘤细胞的新机制,并提出了通过抑制 SLC13A3 介导的衣康酸摄取来增强抗 CTLA-4 免疫治疗效果的新策略。

2025-01-16

Cancer Immunol Res:前列腺癌免疫治疗的新希望!PIM抑制剂助力免疫疗法突破

通过抑制PIM1激酶,研究人员就能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组成,从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效果,这种协同作用不仅减少了肿瘤的生长,还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5-03-13

肿瘤治疗新方向!南京大学发现放疗增敏"钥匙",解锁免疫治疗潜力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纳米颗粒负载维替泊芬(N@VP),维替泊芬是一种特殊的光敏剂,可显著增强放疗效果。

2025-04-23

Nature:靶向线粒体VDAC2——破解实体瘤免疫治疗抵抗的"死亡密钥"

这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VDAC2的双面角色:表面上是线粒体的普通"看门人",暗地里却是肿瘤抵抗免疫攻击的"保护盾"。

2025-03-23

谭蔚泓院士团队开发基于mRNA-LNP的体内原位CAR-M细胞疗法,增强癌症免疫治疗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mRNA-LNP递送系统,用于体内靶向定制CAR-M的腹腔编程,并进一步加深了对CAR-M疗法治疗实体瘤的调控和反馈机制的理解.

2024-10-16

J Nanobiotechnology:双重伪装纳米颗粒可增强肿瘤光热免疫治疗

RAW264.7细胞作为沙门氏菌的载体,提供针对宿主免疫系统的保护,并促进沙门氏菌靶向递送到肿瘤核心。

2024-10-28

肿瘤治疗新利器!Mater Today Bio:纳米胶囊调节肿瘤代谢,强力提升化学免疫治疗效果

本研究开发出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纳米胶囊,其在体内外实验中展现出良好的载药及释药性能,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调节免疫微环境,显著抑制胰腺癌生长。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