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抗精神病药TFP能够恢复耐药癌细胞的化学敏感性
近日,来自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靶向FOXO1/KLF6信号通路能够调节致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而且,抗精神病药物盐酸三氟拉嗪能够恢复抗EGFR药物耐受细胞的化学敏感性。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日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Biol Psych:鉴别出大麻型精神病发病的风险基因
2012年1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麻所引发的个体不良精神状况是社会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问题,青年人使用大麻容易增加其患精神分裂症风险,近日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引发大麻型精神病相关的基因突变,研究者发现在大麻型精神病患者中,其机体编码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项研究对于研究类似大麻相关的精神病非常重要。
研究揭示抗精神病药物可更有效地治疗急性躁狂症
《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比使用情绪稳定剂更有效。 这项研究是由维罗纳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分析了在1980年至2010年期间所进行的68项临床试验的数据。研究人员观察了使用强生公司的维思通(利培酮)、礼来公司的再普乐(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成人急性躁狂症的疗效。
Cell: 抗精神病药物或可发挥抗癌功效
选择性靶向肿瘤干细胞(CSCs)为新一代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研究者一直缺乏针对人类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高效的生物学筛选手段。5月23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Eleftherios Sachlos等的研究论文,为CSCs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应用一项揭示人类癌性和正常多能干细胞之间差异的研究平台,他们从已知化合物文库中确定了一些可诱导分化,并抑制癌性自我更新的小分子化合物。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和亚甲蓝同用可引起严重CNS反应
7月2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安全公告,称其收到了正在服用5羟色胺类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使用亚甲蓝后出现严重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的报告。亚甲蓝经常用于诊断性操作,也被用于处理一些医学问题。能与亚甲蓝发生相互作用的5羟色胺类抗精神病药物列表可在FDA网站找到。 FDA告诫,医务人员和病人可能没有认识到亚甲蓝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特性。
Mol Psych:鉴别出和躁郁症相关精神病发病的基因突变
2013年3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为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躁郁症患者大脑中,犬尿烯酸(KYNA)的水平较高,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Molecular Psychiatry上,研究者在文章中鉴别出了和KYNA产量增加相关的基因突变。
首个按月服用治疗精神病药Abilify获FDA批准
2013年3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FDA宣布他们已经批准了由Otsuka公司和Lundbeck公司联合研发的每月服用一次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这是被FDA批准销售的第一种每月服用的阿立哌唑类药物。这种药物将被以Abilify Maintena的名称销售。
PLOS ONE:抗精神病药或可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使用常见的抗精神病剂,或许可以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 研究人员Anne La Flamme博士领导的新研究,显示氯氮平和利培酮有潜力成为有效治疗MS的药物。 MS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由
PLoS ONE: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可影响孕妇所生婴儿的健康状况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孕妇进行长达7年的研究发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影响其胎儿的健康。
Arch Genl Psychiat:孕妇服用抗精神病药或增糖尿病风险
最新一期的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文献》(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杂志刊登了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孕妇服用抗精神病药会增加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领导研究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罗伯特·博登解释说,如果妇女患有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即使在妊娠期间也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本次研究就是想了解孕妇服用抗精神病药是否会有副作用。 研究人员在4年时间里调查了36万余名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