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指出一篇与冠状病毒抗病毒药物开发相关的研究存在缺陷
Small 及其团队明确揭示了科学界至今仍不清楚NiRAN结构域作用机制的原因。这些发现可能对那些基于错误假设设计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人员产生深远影响,并强调了严格验证的重要性。
2025-07-30
Cell:针对病毒蛋白A35的人单克隆抗体可防止猴痘病毒引起的死亡
这是首份人类抗体与猴痘病毒蛋白结合的晶体结构报告,提供了病毒弱点的精细图谱。这也是首次在人类血清中定量确定抗正痘病毒单克隆抗体。
2025-08-30
J Nanobiotechnology:抗癌药物递送的“超级载体”——橄榄纳米囊泡(ODNVs)
橄榄来源的纳米囊泡(ODNVs)在药物递送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其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出色的药物负载能力,使其成为抗癌药物递送的理想候选者。
2024-12-04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纤维状和碎片状微塑料会富集抗生素耐药基因,促进其增殖与传播,加剧受纳水体环境风险,明确了污水处理厂通过微塑料塑造水生耐药组的作用。
2025-07-10
蝙蝠自带“抗病毒盾牌”?Nat Immunol 发现其黏膜类器官高表达干扰素,Ⅲ型干扰素还能自我放大抗病毒!
本研究构建埃及果蝠呼吸道和肠道类器官,发现其先天免疫效应分子组成型高表达,感染病毒后强烈诱导Ⅲ型干扰素应答并具自我放大机制,揭示蝙蝠黏膜抗病毒免疫特征及对人类抗病毒治疗的启示。
2025-05-27
原来大脑藏着这样的抗病毒“奇兵”!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研究发现前脑类器官中旁侧神经祖细胞助力抵御病毒侵袭
研究发现,在无病毒拮抗时神经元能诱导干扰素信号并传递给旁侧神经元,三维前脑类器官中旁侧神经祖细胞通过I型干扰素信号限制病毒复制,表明神经元间通讯对脑内抗病毒免疫至关重要。
2025-04-01
PLoS Pathog:利用人类肺部、心脏和大脑类器官揭示汉坦病毒感染人体机制,并发现尿石素B可阻止这种病毒感染
这是首项证明安第斯病毒能在人类肺部类器官中高效复制的证据,揭示了这类病毒的多样性和危险性。
2025-08-28
中山大学大学发表最新EB病毒方面的Nature论文
该研究提出,R9AP 是 EBV 感染 B 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关键通用受体,可作为预防 EBV 感染的潜在新靶点,为开发高效抗 EBV 疫苗奠定了基础。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