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厦门大学刘刚团队开发新型纳米囊泡疫苗平台,可介导超强抗肿瘤免疫活性
该研究描述了一种既可激活初始 T 细胞,又可活化耗竭性 T 细胞的新型疫苗策略,并通过抗肿瘤动物实验验证了 ASPIRE 介导的超强抗肿瘤免疫活性。
Cell Rep:mRNA疫苗技术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HIV疫苗
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一种在COVID-19疫苗中所使用的mRNA技术开发了一种成功运输潜在HIV疫苗的方法。
ACS Infect Dis:一种新型的鼻内生物聚合物疫苗给药方式或能有效阻断院内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针对铜绿假单菌的潜在疫苗,其或帮助预防该菌在医院引发的院感事件。
Omicron毒力和疫苗有效性真相大白!这组人群病死率确实接近流感!
2022年4月7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公布的新冠疫情显示,过去24小时新呈报病例数分别为:经核酸检测1,368例,快速抗原检测1,276例;病死97例[1]。
香港更新新冠病死分析,Omicron毒力和疫苗有效性真相大白
2022年4月7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公布的新冠疫情显示,过去24小时新呈报病例数分别为:经核酸检测1368例,快速抗原检测1276例;病死97例【1】。香港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持续下降。
Science:揭示从头构建基因组的设计原则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成功的合作和对前沿工具的使用,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Lars M. Steinmetz团队对基因表达的变化有了重要的认识,这种变化是由这些DNA部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或背景造成的。
Molecular Cancer: 癌症患者以嵌合体为靶点的蛋白水解酶设计的临床考虑
识别致癌或非致癌的药物易损性是癌症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致癌过程主要由结构基因组改变产生,包括突变、拷贝数变异或基因组重排。这些修饰中的一些可以转化为修饰的蛋白质,其功能的获得或丧失有利于生存或增殖,以及其他生物学作用。
Cell:先前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产生混合免疫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贝纳罗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通过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保护的人,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前感染了SARS-CoV-2的人产生的免疫反应在对抗病毒感染方面更有针对性,并产生更广泛的抗体反应。
Nucleic Acids Research: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精准-鲁棒性”基因路线设计原理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在生命体中设计动态复杂功能成为可能。但合成生物学中人工基因路线稳定性差、功能脆弱、易受干扰等问题制约着通过合成生物学实现“设计生命”的进一步发展。理论的鲁棒性和实验的可操作性平衡是基因线路在复杂环境下执行预设功能的挑战,是实现“设计生命”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
Cell:揭示在酸性的炽热火山温泉中发现的纺锤状病毒SMV1的非凡变形机制,有望用来递送药物和疫苗
2022年4月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从里面的水是几乎沸腾的、酸性的炽热火山温泉中发现了纺锤状病毒是如何获得其形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