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科学家用明胶制生物“墨水” 可3D打印人体组织
3D打印完整的人体器官是科学家一直以来的目标。近日,德国科学家朝这一目标前进了一大步,他们研制出了可3D打印人体组织的“墨水”。 德国弗劳恩霍夫界面工程和生物技术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称,他们对明胶进行化学处理后,使其成为适用于打印人体组织的“墨水”。明胶是从胶原质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蛋白质,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 由明胶制成的生物“墨水”在打印过程中可以保持液态,而非胶状。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作为石油替代品的能源
只有生物质能源可以实现全覆盖。生物质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物质,生物质能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将生物质转化为电力、热力、燃气、燃油等能源形势,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同时,与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
863计划关键词:大数据-生物质-单细胞测序
我国攻克生物质制备新燃料工业化技术世界难题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我国规模最大的生物质热裂解液化自动化生产装置28日在长春高新区投入运行。有关专家称,它标志着我国攻克了生物质热裂解工业化技术的一些世界性重大难题,使利用生物质制备新燃料工业化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该生产装置每小时投料达1.5吨,年处理能力为1万吨,产能、产品质量与运行的连续可靠性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全国9省20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密集启动
导读:我国对生物质能源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仅在今年上半年发改委就在全国9个省批准了20个生物质发电项目,这使得生物质发电迎来了投资建设热潮。但是,前景虽然光明,产业化发展空间依然有限。生物质能企业应该从实际考虑,合理规划。沉寂多年的生物质发电正迎来投资建设的热潮,2012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20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项目分布在全国9个省份,诸多行业人士将这个速度称为“多年未见”。
纽约大学理工学院拟研发生物材料 可制风机叶片及光伏组件
清洁能源技术通常采用非可持续性的石油原料,如今研究人员将探索采用生物材料制造风机叶片、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他元件的全新方式。 据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YU-Poly)透露,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已经授予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教授Richard Gross一笔奖金,他将与其他来自7所学校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生物聚合物。
PNAS:二氧化碳可制生物燃料
众所周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从太阳来的辐射,这也是导致气候暖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而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一种方法,可以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燃料等有用的工业产品,进而增加二氧化碳的用途。据Phys.org网站报导,这种方法就是以遗传学的方法改造细菌,使其像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利用二氧化碳产生出有用的东西来。
玉米芯变身生物质能原料
玉米芯能做什么?司空见惯的一幕是,当玉米粒被吃完后,玉米芯就完全失去了利用价值。而如今,常常被丢弃的玉米芯已华丽转身,一跃成为生物质能源的理想原料。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上,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曲音波在向记者介绍玉米芯炼制生物燃料时兴奋不已。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点读生物质发电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7月出炉,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用规模,全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生物质作为重要的可再生替代燃料,自然不可或缺。 发展目标: 据北极星电力网记者了解,到2015年,全国生物质能年利用量相当于替代化石能源5000万吨标准煤。
迪森股份欲破生物质能源“原料诅咒”
一家出身于传统锅炉行业的民营企业,在向生物质能源转型的征途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日前,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新型清洁能源,为客户提供热能服务的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迪森股份”)成功登陆沪深股市,首发当日就上演了开门红,涨幅达32.62%。 从证监会网站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获悉,迪森股份此次上市拟发行3488万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扩产及配套的热能服务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