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自体细胞外囊泡生物合成植入物的机电刺激调节肠道菌群

宿主ev在体内细胞和微生物之间的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有效调节微生物群和疾病干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天然自体治疗方法。

2024-05-12

Nature:于欣格团队解决可穿戴生物医学设备关键难题,无惧出汗,实现长期稳定的生物信号监测

该研究创建的电子设备能够将汗水从皮肤向外单向泵出,最大流速为11.6 ml/cm2/min,是运动时生理出汗率的4000倍,从而确保了在出汗情况下也能进行持续稳定的监测。

2024-04-06

Mol Cancer | 上海交通大学齐峰等团队合作通过基于共生微生物组的多组学分子分型预测乳腺癌的分子特征和治疗反应

每年全球约有3.3亿台手术正在进行中,随着手术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等待名单的延长,AI在优化外科手术流程和提高手术效果方面的潜力正逐步显现。

2024-05-16

龙行龘龘,「礼」享常在 | 2024生物谷线下峰会排期新鲜出炉,邀您共赴下一场山海!

时光飞逝,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中,2024即将到来! 祝大家新的一年! 顺风顺水顺财神! 健康快乐福满堂!

2024-01-05

西南大学研究者们综述了新出现的肿瘤微生物微环境

研究者在本文中总结了支持肿瘤内微生物群存在于各种类型癌症的现有证据,主要关注肿瘤内微生物群的异质性以及肿瘤内微生物群组成与肿瘤预后事件的关联。

2024-04-23

Nat Commun│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丁显光等开发新的方法,调节肠道微生物

在这项工作中,为了改善许多患有IBD的患者的病情,研究建议设计一种肠系膜植入的自体巨噬细胞生物反应器,能够按需原位生产治疗性EV,直接缓解肠道微生物群诱导的IBD。

2024-05-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者们创造"合成生物学创造奇迹:细菌囊泡携带BMP-2,精准修复骨质疏松症,重塑骨骼健康

BMP-2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再生、增加骨强度和密度的能力,是一种可以促进骨再生的生长因子。

2024-05-15

生物谷推荐: 11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转眼间11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个月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类型、热度和研究领域筛选出了本月的重磅级研究Top10,与大家一起学习!

2023-11-29

科研人员揭示海绵共生微生物群系对海洋酸化与升温响应的分子机制

海绵共生微生物群系对海绵全功能体在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中的生存与健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海绵驱动海洋元素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2024-04-22

NEJM:发表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的生物标志物

这是我国首次针对中老年人开展的大样本、长周期、重复脑脊液测量和脑影像学检查的AD诊断前标志物纵向队列研究,并在随访过程中对参与者的认知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