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博雅打造临床级生物样本整体解决方案 助力精准医学高质量发展

点击观看博雅生物样本库视频: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开启,生物样本库的建设逐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生物样本库为细胞及基因治疗等个性化疗法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生物样本和数据,推动着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进展。作为一家在生命健康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跨国产业集团,博雅控股集团创建了集细胞自动化技术、细胞制造、细胞存储和细胞治疗为

2020-05-28

预防艰难梭菌感染 微生物组疗法RBX26603期临床数据积极

 今日,Ferring Pharmaceuticals和旗下Rebiotix公司联合宣布,其微生物组疗法RBX2660,在预防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关键性3期试验中取得积极的初步结果。新闻稿指出,这一临床开发计划是全球首个获得3期临床试验积极数据的微生物组研究。艰难梭菌是一种导致腹泻和结肠炎的细菌。据估计,每年仅在美国就会导致多达50万人患病,并

2020-05-07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持续更新共享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CNCB)/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NGDC)首批自主收录的5株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实现与美国NCBI核酸数据库GenBank数据同步与共享。CNCB/NGDC建立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2019nCoVR)上线运行以来,已汇交并整合全球范围内产出的82株病毒的87条非冗余基因组序列信息,是目前收录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

2020-02-07

研究建成小鼠肠道微生物资源

 1月7日,《自然-通讯》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完成的小鼠肠道微生物资源库工作。肠道微生物是近年来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健康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未来人体健康管理和医疗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肠道微生物资源库的建设,是开发利用肠道微生物的基础,是认知宿主—微生物互作机制和开发微生物药物的关键。此次

2020-01-09

信达生物/驯鹿医疗合作产品IBI326临床数据亮相ASH年会,总缓解率100%!

2019年12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信达生物制药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在第6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上与南京驯鹿医疗技术有限公司(驯鹿医疗)一起口头报告了双方共同研发的全人源BCMA CAR-T(信达生物研发代号:IBI326;驯鹿医疗研发代号:CT

2019-12-12

科学家发表非编码RNA相互作用数据库NPInter v4.0

 非编码RNA对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一直是RNA功能研究的前沿。在以往的研究中,非编码RNA被发现可以和蛋白质、RNA以及基因组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生物过程。比如经典的长非编码RNA Xist可以和X染色体相互作用并影响剂量补偿效应。理解非编码RNA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非编码RNA的功能以及生物分子调控网络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10月31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2019-11-12

研究开发表观组关联分析数据库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开发的人类表观组关联分析数据库EWAS Data Hub正式上线。该项研究成果以EWAS Data Hub: a resource of DNA methylation array data and metadata 为题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近年来,表观组关联分析(Epigeno

2019-11-03

研究人员发布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变异数据库

10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Genome Biology 以PGG.SNV: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ary and medical implications of human 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 in diverse populations 为题,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徐书华团队基于20万人

2019-11-03

Bigtera(大兆)助力生物医学大数据管理与分析

11月16日由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承办的第九届江苏省生物信息学学术会议暨生物医学大数据论坛在南京医科大学至诚楼中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以“生物医学大数据”为主题,会议上特邀南京医科大学李建清教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章张教授等多为知名生物医学大数据专家进行主题报告的演讲,生物信息学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生、在校大学生近300余人参与到会议当中,场面异常火爆

2019-11-19

研究揭示碱基编辑器的效能差异并构建可编辑致病突变数据库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力研究组与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佳研究组通过合作,系统揭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基因组碱基编辑器(baseeditor)的效能差异,并进一步构建了可利用20种已报道碱基编辑器进行编辑的人类疾病相关单碱基突变位点的数据库(BEable-GPS, Base Editable prediction of Global Pathogenic SNVs),相关成

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