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生物仿制药威胁已推迟
罗氏认为生物仿制药威胁已推迟
2012年9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认为,来自所谓生物仿制药对其抗癌单抗药物的威胁已被推迟,因为仿制药公司在开发生物仿制药方面,面临着开发障碍。 罗氏市场部负责人David Loew周三表示,在2015年第一季度前,不会出现对其重磅单抗药物Rituxan具有威胁作用的任何生物仿制药,该药是罗氏首个将要面临仿制药竞争的单抗药物。
GE医疗推出新的模块化生物制药工厂KUBio
2012年9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GE旗下的健康保健业务部门GE医疗集团今天上市了KUBioTM,这是一种创新的即用型模块化工厂,旨在节省生物药品制造商的时间和金钱。KUBio的预制模块可在客户选定的地点组装成具有完备功能的、可立即投产的生物加工设施,其安装速度显著大于建设传统的工厂。这些模块装备了GE医疗集团面向生物药品从头至尾生产的世界级技术。
BioInsight:投资者对生物制药行业态度谨慎
来源:BioInsight 总体来说,中国生物制药技术行业规模较小,占医药行业比例不到10%。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物制药技术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对生物技术长夜予以大力支持,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地已经建立起了20多个生物产业基地,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生物制药技术行业市场集中程度较低。2010年,前十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仅为35%。
生物制药工程论坛[免费]
2012生物制药工程论坛:单次使用系统
本次会议将邀请生物制药相关领域专家、国内外优秀制药企业、产品及技术专家,交流单次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为业内人士搭建沟通学习的桥梁,推动我国生物制药过程工艺水平的发展。
陈亮:中国生物制药业将在国际占一席之地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制药业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普遍产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次性生物工程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不锈钢制药装备,具有更省时,占地小,减少污染,与法规兼容等优势,已经在生物制药行业越来越普及。 上海百迈博制药公司的副总经理陈亮主管产品的研发,产程优化及技术转移,并同时兼管国际CMO的技术支持。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
摘要 1.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2.CRO代表企业:药明康德3. 新兴生物制药企业:中信国健4.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比较优势和面临的问题 作者:李 刚(Li Gang)首席研究员,王献义(Wang Xianyi)首席研究员审阅:刘晋硕(Yoo Jinseok)首席研究员 《摘 要》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Nature Biotechnology 12月刊聚焦中国生物制药集群
Nature旗下著名生物技术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 12月刊发表文章“Enter the Dragon: China’s Biopharmaceutical Clusters”,针对中国的生物制药集群进行分析点评。
表征生物药物的分析工具以及对生物仿制药的启示
单克隆抗体之类的生物制品与小分子药物相比要复杂得多,这给研发和监管评估后续版本的这些生物药物产品(又称生物仿制药)及一旦原研生物制品的专利保护到期后仿制药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挑战性的难题。随着近期复杂生物制品的后续版本审批途径的引入,比较生物仿制药和相应的对照品所用的分析技术所扮演的角色正将大量的注意力吸引到建立生物仿制药的审批规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