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首次揭示严重抑郁症与肠道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世卫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患抑郁症的人数约为1-2亿人,到2022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疾病负担,重度抑郁也将成为死亡和疾病的第二大原因。纵然抑郁症如此广泛,但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抑郁症诊断工具。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组紊乱与重度抑郁症(MDD)有关,但关于肠道病

2020-12-06

Trends Pharmacol Sci:环境因素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人类暴露于的各种环境因子以及饮食方式可能会减弱或增加治疗药物的作用。例如,对工业化学双酚A和植物雌激素染料木黄酮的研究表明了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但是,维也纳大学的化学家Benedikt Warth和Manuel Pristner在《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的评论文章中指出,迄今为止,尚未对暴露与治疗剂之间

2020-12-02

癌细胞或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高效地进行扩散!

2020年1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雷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癌细胞会能通过开启或关闭感知其周围环境、移动、隐匿并生长新肿瘤的能力来进行扩散。这种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敏感性是使得少量癌细胞要比肿瘤中其它癌细胞更善于扩散的关

2020-12-04

社会环境因素与精神疾病关系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社会经济条件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较差的社会经济条件往往和不良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环境对精神健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其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Townsend剥夺指数是一个用于衡量人群社会经济环境的指标,不同于收入这个常用的经济指标,Townsend剥夺指数更多地强调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水平。为了明确社会经济环境

2020-12-02

揭示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叛徒导致乳腺癌生长和转移机制

2020年1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探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新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巨噬细胞如何成为非凡的叛徒,而且还揭示了它们如何积极支持某些乳腺癌的肿瘤生长和转移进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期刊上,论文

2020-11-29

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固碳在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汇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该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干旱区生态系统,但其机制和原因一直存疑。干旱区生态系统地区的植物生长及其固碳潜力受到限制,而土壤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和湿润区生态系统相比,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固碳的相对贡献更大。但当前碳评估模型仅包括植物固碳,忽略了土壤微生物固碳,这限制了学界深入理解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汇不确定性的来源和机制。

2020-11-23

油藏环境病毒丰度和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病毒被认为是世界上丰度最高和多样性最多的生物体,在土壤、海洋、河流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油藏是一个储藏石油的地下深层环境,虽然伴有高压、高盐和缺氧等极端环境条件,但是栖息着大量微生物,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就是基于对油藏采油功能微生物的定向调控作用。有学者曾在油藏环境中检测到病毒基因序列,然而,对其丰度

2020-11-18

BD全生态医疗场景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领航健康中国

2020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展,BD(中国)携旗下全系医疗科技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闪亮登场。

2020-11-05

GSK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布局“互联网+疫苗”新生态

 2020年11月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上,葛兰素史克(GSK)与京东健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的合作将聚焦疫苗领域,从消费者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将创新疫苗与互联网新兴技术有效结合,实现疫苗行业创新解决方案,为大众提升优质健康资源的可及性。

2020-11-06

环境耐药基因研究获进展

 细菌的耐药基因是自然环境中新出现的一种潜在威胁。细菌获得耐药基因,将损坏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同时,耐药基因可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GT)从一种细菌转移到另一种细菌。但是,目前水环境中耐药基因与细菌之间的相关关系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环境基因组学学科组张卫红等在研究员杨玉义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性分析调查水环境中耐药基因

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