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利用血液循环肿瘤DNA追踪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和生物特性

美国每年约有8500人被诊断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这种疾病主要影响15至35岁的人群和55岁以上的人群。

2023-12-25

北大肿瘤朱军教授团队在《柳叶刀•肿瘤》发文,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有望迎来新选择

近日,《柳叶刀•肿瘤学》刊发了一项有关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4-01-05

Clin Epigenet:慢性偏头痛研究或能揭示降低机体偏头痛频率的特殊遗传机制

来自昆士兰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慢性偏头痛患者在逐渐停用偏头痛药物后机体偏头痛频率降低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2023-12-22

邓子新院士、孟广勋教授、王炜研究员受邀担任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联合主席!

生物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微生物组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上海究本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16-17日举办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

2023-11-28

【下周开幕】30位院士\PI\研究员重磅加盟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邀您共议肠道菌群产学研用一体化!

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微生物组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究本科技、生物谷联合主办的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16-17日即将召开!

2023-12-06

报名倒计时 | 张晨虹、贺子龙、王炜、李华军、郑鹏、陈海威受邀出席2023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微生物组与健康论坛

张晨虹、贺子龙、王炜、李华军、郑鹏、陈海威受邀出席12月12月16-17日2023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微生物组与健康论坛

2023-12-05

日程首发 | 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邀您一起,12月共聚上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微生物组中心、生物谷将于12月16-17日在中科院学术活动中心召开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

2023-11-07

研究揭示人类颅顶形状背后的复杂遗传

匹兹堡大学和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影响人类头部形状的基因,并将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上。该结果有助于解释人类头部形状的多样性,也为研究颅骨疾病(如:颅缝早闭)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潜在的重要线索。

2023-11-22

北航李春燕团队全面总结组技术在增强子研究中的应用

增强子是基因转录的重要调控元件,组学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对增强子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的阐明。

2023-12-06

站在铁生物的中心

王福俤教授潜心研究铁和其它金属离子已有三十余年。他见证了铁研究从一个小众领域转变为一个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全球热点领域。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