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蚯蚓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全球分布与生态可塑性的分子机制

达尔文在晚年的时候,开启了一段看似平淡却又独特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就是隐伏于地下的蚯蚓,并在1881年出版的《腐殖土的形成和蚯蚓的作用》中得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论断“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基于一系列巧妙的实验,达尔文敏锐地发现土壤的形成与蚯蚓的长期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后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蚯蚓

2021-02-19

阿斯利康携手合作伙伴推动基层适宜技术发展,打造县域健康生态

2021年1月23日,阿斯利康携手合作伙伴于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启动“中国县域适宜技术学院”,旨在发挥各方优势,推动穿刺活检、透析等适宜技术在基层的普及和应用,以提升县域医院的疾病诊疗水平,助力国家“分级诊疗”等举措的落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目标早日实现。

2021-01-23

深海化能生态系统共生体宿主-共生菌互作“微生态位”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中心研究员李超伦课题组在Cell子刊i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关于深海无脊椎动物化能营养共生体维持和互作机制研究的最新成果——Molecular analyses of the gill symbiosis of the bathymodiolin mussel Gigantidas platifrons。该研究

2020-12-22

樊嘉院士团队揭示肝癌原发肿瘤和早期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系统存在显著差异

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Cell)近日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的最新成果“早期复发肝癌微生态系统的单细胞全景分析”,首次揭示肝癌原发肿瘤和早期复发肿瘤的免疫微生态系统存在显着差异。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诊断的肝癌约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四位,死亡率第

2021-01-03

Science子刊:首次揭示严重抑郁症与肠道生态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抑郁症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据世卫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患抑郁症的人数约为1-2亿人,到2022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疾病负担,重度抑郁也将成为死亡和疾病的第二大原因。纵然抑郁症如此广泛,但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抑郁症诊断工具。有研究报道,肠道微生物组紊乱与重度抑郁症(MDD)有关,但关于肠道病

2020-12-06

中国农科院将聚焦农业“卡脖子”技术培养一批领军人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25日说,中国农科院将聚焦未来农业发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聚焦粮棉油、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当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农科院第四次人才工作会上,唐华俊表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然而,我国农业还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与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动力转换与

2020-11-27

研究发现土壤微生物固碳在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汇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该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干旱区生态系统,但其机制和原因一直存疑。干旱区生态系统地区的植物生长及其固碳潜力受到限制,而土壤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和湿润区生态系统相比,干旱区土壤微生物固碳的相对贡献更大。但当前碳评估模型仅包括植物固碳,忽略了土壤微生物固碳,这限制了学界深入理解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汇不确定性的来源和机制。

2020-11-23

BD全生态医疗场景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领航健康中国

2020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展,BD(中国)携旗下全系医疗科技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闪亮登场。

2020-11-05

GSK与京东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布局“互联网+疫苗”新生态

 2020年11月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上,葛兰素史克(GSK)与京东健康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的合作将聚焦疫苗领域,从消费者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将创新疫苗与互联网新兴技术有效结合,实现疫苗行业创新解决方案,为大众提升优质健康资源的可及性。

2020-11-06

创新与科技赋能慢病管理,赛诺菲打造智能糖尿病管理生态系统

2020年10月31日,第一届糖尿病诊疗创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十余位糖尿病领域临床专家,几十位医院领导,上百位医院医生,互联网医院、医保机构、医疗器械和科技公司代表以及赛诺菲相关领域合作伙伴汇聚一堂,共同研讨糖尿病领域治疗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运用数字化等前沿技术打造一体化诊疗的更多可能。

20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