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海底微生物是如何在120度的高温下生存的?
地表以下的海洋沉积物被认为蕴含了地球上很大一部分微生物。之前有一支考察队钻取了南海海槽俯冲带的沉积物岩芯,为的是研究这种生境中存在哪些极端生命。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这里最深处的沉积物温度高达120°C,但仍有一个很小的微生物种群生机盎然,不过,这些生物的生存机制并不清楚。2022年1月2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Nant癌症疫苗三线治疗:总生存期达6.3个月,是历史生存数据的2倍!
PD-L1 t-haNK研究结果验证了这样一个理论:通过协调NK/T细胞,无需大剂量化疗提高胰腺癌生存率!
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学家利用DNA甲基化的波动实现高时间分辨率的人体组织细胞谱系追踪
目前,记录细胞祖先的分子钟突变太慢,无法测量成体组织中细胞更新的短时间尺度动态。近日,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题为“Fluctuating methylation clocks for cell lineage tracing at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in hum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微生物生存“饥饿游戏”的新进展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温东辉教授与清华大学杨云锋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周集中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Nutrient supply controls the linkage between species abundance and ecological intera
信达生物/礼来达伯舒®+达攸同®方案疗效显著:总缓解率34%,疾病控制率78%!
该研究显示了达伯舒与不同剂量达攸同联合治疗的疗效,而且还发现了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为更个性化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默沙东/卫材Keytruda+Lenvima:显著延长生存期!
Keytruda+Lenvima是一种“免疫+靶向”组合疗法,已被批准治疗2种不同类型的癌症:子宫内膜癌(EC),肾细胞癌(RCC)。
“癌症之王”胰腺癌生存率为啥那么低?消化道细菌是“帮凶”!
胰腺癌(PC)是最具侵略性和致命性的癌症之一。首选治疗方案是根治性手术,但术后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0%,约80~85%的患者初次确诊时即存在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病灶而无根治性手术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20%左右,因此,医学界称之为“癌中之王”。80%~90%的胰腺癌起源于腺管
JCEM:肥胖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流行率或许要比此前认为的更加普遍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肥胖和慢性肾脏疾病的筛查。
Cell Rep:一种特殊蛋白或是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赖以生存的关键!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AML细胞或会依赖于一种此前鲜为人知名为SCP4的蛋白质来生存,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AML的新型靶向性疗法。
cosibelimab治疗皮肤鳞状细胞(cSCC)疗效显著:总缓解率47.4%!
cosibelimab是一种潜在的同类最佳、高亲和力、全人IgG1亚型单克隆抗体,与目前已上市的PD-1和PD-L1疗法具有差异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