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减少克隆猪成本和时间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东北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历时数年,一举攻克国际难题,成功建立了猪胚胎多能干细胞系,该成果有望在生猪优良品种培育、异种器官移植、人类疾病模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该研究成果已于11月3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简单来说,猪胚胎

2021-12-04

Blood Cancer Discov:新研究指出NGS-MRD可准确预测CAR-T细胞治疗后的白血病复发,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干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儿科教授Michael Pulsipher博士及其团队发现在接受tisagenlecleucel(Kymriah)治疗的儿童和年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基于DNA测序的3至12个月的残留疾病检测能准确识别所有最终会复发的患者,而其他方法的预测性则较差。

2021-12-19

默沙东/卫材Keytruda+Lenvima方案在欧盟获批:显著延长生存期!

关键3期临床数据显示,与化疗相比,K+L组合在多个疗效终点上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

2021-12-13

《柳叶刀》子刊:什么,免疫治疗用药时间不同,死亡风险竟会翻倍?!

  免疫治疗,实在是太深奥太复杂,越研究越有趣呢。奇点糕时不时就在看完一些研究后,发出楚团长式感慨,“你呀,你呀,总能给我整点新花样”。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影响免疫治疗的要素太多了,都不用说不同肿瘤中癌细胞和免疫细胞本身的特质,单单是药物方面就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二甲双胍,还有神秘莫测的肠道菌群、以及导致免疫治疗中“医学悖论”的肥胖…

2021-12-02

“癌症之王”胰腺癌生存率为啥那么低?消化道细菌是“帮凶”!

 胰腺癌(PC)是最具侵略性和致命性的癌症之一。首选治疗方案是根治性手术,但术后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0%,约80~85%的患者初次确诊时即存在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病灶而无根治性手术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20%左右,因此,医学界称之为“癌中之王”。80%~90%的胰腺癌起源于腺管

2021-12-02

BMS/小野制药Opdivo(欧狄沃)在日本获批:联合化疗显著改善生存!

与化疗相比,Opdivo+化疗一线治疗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2021-11-30

科学家发现调控儿童生长速度和青春期发育时间的关键蛋白

  黑素皮质激素3受体(MC3R)一直被认为在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年前,MC3R基因被发现,并被证明这种基因的缺失会导致小鼠生长减缓。近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MC3R是调控人类儿童生长速度和青春期发育时间的关键蛋白。该研究结果在《Nature》上发表,题为:MC3R links nutritional st

2021-11-19

Science Advances:石墨烯生物支架用于抑制器官移植的炎症反应,提高移植细胞的生存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类疾病,主要由于胰腺无法分泌足量的胰岛素造成血液循环中血糖含量紊乱。胰岛移植可用于治疗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糖尿病患者。目前进行的胰岛移植有两种:自身胰岛移植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然而在胰岛细胞移植中,高达60%的胰岛细胞在移植后会立即失去生理活性,主要原因是来自即时血液介导的炎症反应(IBMIR)。现阶段防止IBMIR的一种常

2021-11-24

Cell Reports:自身运动信息时间同步性对空间航向感知影响的研究中获进展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光流和前庭输入对空间航向感知的时间同步性效应》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灵长类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顾勇研究组完成。研究发现,相比于同步的视觉与内耳前庭刺激,当视觉刺激提前于前庭刺激约250-500毫秒出现时

2021-11-18

晚上10:00至10:59是最佳入睡时间!睡得太早太晚都会增加疾病风险!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存在着内部生物钟,它是一种无形的“时钟”,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决定,有助于人体身心功能的调节。由生物体内源性生物钟所产生的昼夜节律有着非常强的规律性,如果不按照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体会感受到疲劳和不舒适。长此以往,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很多研究表明,作息时间紊乱会打破人体内部生物钟,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