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生命科学创新,美年健康大数据运用又上新台阶
美年健康在生命科学数字化领域又出新动作。近日,在杭州召开的超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与推广大会上,美年健康和大数据算法与分析国家工程试验室杭州创新中心、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三方在超声人工智能方向达成合作,共建超声大数据库。据了解,美年健康一直深耕预防医学领域,拥有海量的健康大数据并不断发展科技寻求创新突破,致力于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美年医疗健康生态图谱,进一步做好“精准预防”,助力预防医学创新转型
报名|2019年西藏民族大学-复旦大学“生命组学大数据分析及能力提升”暑期课程班
暑期课程班一、背景在精准预测、精准预警、精准医疗大背景下,随着基因分型、新一代测序、传感和图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产生了海量的基因组数据(包括各类常见和罕见变异、insertion/deletion、CNVs等)及转录组、表观基因组、图像、生理生化、临床信息等一系列表型组数据(包括RNA-seq、methylation-seq 和 Chip-seq等),使得大数据分析成为当前研究多基因复杂疾病易感性
Science:新研究揭示神经多样性的起源
2019年5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皮层是一个复杂的大脑区域,它使我们能够感知世界并与周围的物体和生物相互作用。它可以执行的任务的多样性反映在组成它的神经元的多样性中。实际上,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几十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类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无数的电路,形成了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基础。这些神经元是从祖干细胞中产生的,祖细胞干细胞一个接一个地分裂和产生这些不同的细胞类型。但是,这些祖细胞如
Science子刊:科学家发现介导癌细胞关键生命活动的蛋白质
2019年5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蛋白质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在细胞内,蛋白质结合成大型的大分子复合物,即蛋白质的联合体,它们相互协作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大量的癌症研究集中在寻找这些蛋白质复合物的抑制剂。像mTOR和ATR这样的激酶,以及像端粒酶这样在肿瘤中过度表达的酶,都属于这类复合物。有一些蛋白质(称为伴侣蛋白和共同伴侣蛋白)的功能是在细胞内构建这些蛋白质复合物,而抑制这种组装过程正
新研究用DNA分子组装类生命“软机器人”
美国和中国科研人员近期合作设计出一种以DNA(脱氧核糖核酸)为材料构成的类生命“软机器人”,可通过自身新陈代谢为驱动实现自主运动,未来有望用于开发生物芯片等。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在这一系统中,DNA分子被合成组装为一种层级结构,在可提供能量的液体中按指令、自动地进行生长与降解。研究显示,这种“软机器人”从只有55个核苷酸碱基的DNA分子增殖数千万倍,形成
关于推荐2019年度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通知
尊敬的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推荐单位(专家):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简称谈家桢奖)创设于 2008 年 5 月,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每年评选并颁奖,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届。回首过往,我们走过了十年历程,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砥砺奋进,跨越发展再谱明日华章。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旨在秉承谈家桢先生对生命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原创性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交流,
Am J Obstet Gynecol:科学家利用人工子宫维持极度早产儿生命
2019年3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使用人工子宫拯救极度早产儿的前沿技术最新进展被誉为是医学和生物技术重大突破。最近这项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上的文章报道了世界首例利用基于胎盘的人工生命维持系统维持极度早产的小羊(600-700 g,相当于24周的胎儿)生命的数据。图片来源:http://cn.bi
Brain:多发性硬化常规疗法能够延长患者生命
2019年3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温哥华沿海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多发性硬化症(MS)常规药物能够延长患者的寿命。这项研究今天发表在《Brain》杂志上,研究发现服用β干扰素药物的MS患者的死亡风险比未服用该药物的人低32%。这在服用β干扰素超过三年的MS患者中尤为明显。这项研究在加拿大和法国的近二十多年间接受了近6000名MS患者的研究,是第一个也
中科新生命:生命表型体现者,从“代谢到脂质到修饰”组学专场报告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下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biomarker筛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是病理/药理机制研究的突破口,同时也可以对转录组或蛋白组学的结果做进一步的验证和挖掘,因此在近几年研究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小分子代谢物在理化性质、生物变化等方面的特殊性,代谢组的检测分析方法与数据挖掘均与其他组学有较大的差异。
墨子沙龙聚焦基因-生命-人类
3月11日下午,墨子沙龙新春首场报告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仇子龙,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小清,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立铭,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宇翱主持下,为600余名观众带来精彩的科普报告,围绕基因编辑、干细胞等大众关心的科学问题展开探讨,于细微之处探寻生命密码。同时,有近25万名观众通过网络直播实时聆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