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高寒草原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取得进展

   碳(C)、氮(N)和磷(P)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元素组成部分,养分化学计量学反映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分布,不同生态系统的养分化学计量变化不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曾凡江团队,依托第二次青藏科考对阿尔金山地区的调查,研究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2021-11-03

土壤微生物化学计量学研究取得进展

  相对于大型动植物和水生微生物,陆生微生物的化学计量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在种水平的化学计量学研究更少,原因在于生物量的难于获得。陆生微生物化学计量学特征是否具有典型的地理变异?驱动这些变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哪些?陆生微生物化学计量学特征是否遵循高等植物的“限制性元素稳定学说”?这些科学问题引起了微生物生态学家的关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系统

2021-10-30

美国研究:这种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或导致每年10万人早逝

  发表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和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名为邻苯二甲酸盐的合成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美国55至64岁人群每年约91000至107000人过早死亡。体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最高的人的全因死亡风险更高,尤其是死于心血管疾病。邻苯二甲酸盐(Phthalates)是一类广泛使

2021-10-21

研究发现化学污染物暴露与慢性疾病风险间的新关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研究员许国旺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合作,在化学污染物暴露对慢性疾病的风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血清中全氟化合物残留与高尿酸血症风险呈显着正相关,在代谢水平上揭示了血清中外源化学残留与慢性疾病风险关系的机制。肥胖、高血

2021-10-14

研究报道人体全生命周期代谢规律

  近期,来自国内外60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首次揭示了人体全生命周期代谢规律,研究成果发表《science》期刊上,标题为“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以往的大规模研究仅局限于测定人体基础代谢,而这部分能量支出仅占能量总支出的50-70%,人体日常活动需要的

2021-09-27

研究利用食气梭菌转化一碳气体有效合成中长链化学

绿色可持续制造模式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生物法实现工业含碳气体的转化利用,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产生有价值的化学品。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姜卫红、顾阳研究组题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gas-fermenting Cl

2021-10-01

直击2012-2021年搞笑诺贝尔有趣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2012-202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中与生物或医学领域相关的有趣奖项,分享给大家!

2021-09-10

Science:研究揭示全生命周期代谢规律

8月13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罗杰·斯彼克曼(John Roger Speakman)团队与美国杜克大学进化人类学副教授赫尔曼·庞泽(Herman Pontzer)等多个国际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该研究通过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准确测量了人类从出生到老

2021-08-14

云南咖啡化学及品质研究取得新进展

阿拉比卡豆作为咖啡饮料的原料,可以生产非常优质的咖啡饮料,使其成为最具经济价值的品种,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咖啡主要种植范围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国家,例如巴西、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越南、印尼等。随着咖啡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云南也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阿拉比卡咖啡的重要原料生产基地而进入国内外市场。中国科学院昆明研究所邱明华团队一直致力于云南小粒咖

2021-07-25

罗氏沼虾生命早期微生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宗淡水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国家虾蟹产业技体系淡水虾营养与饲料岗位首次报道罗氏沼虾生命早期微生物变化及定殖规律,系统阐述了罗氏沼虾繁殖期母体和环境微生物对后代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成果以“Maternal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es dominate offspring microb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