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重磅:从非生殖细胞中创造生命,清华大学丁胜团队开发全新化学诱导全能干细胞

生命的起点是一个细胞。无论是血液、大脑、和肝脏细胞都可以追溯回这个单细胞胚胎或受精卵。在自然界中,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然后分裂和分化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2022-06-22

Cell专题:华大基因实现首批生命全景地图绘制,时空组学联盟首期成果开启生命研究新领域

通过Stereo-seq技术,人类首次以500纳米的空间分辨率实现了生命全景时空图谱的绘制。

2022-05-07

美国化学会志:核酸适体分子识别机制研究获进展

核酸适体是一类能特异性与靶标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

2022-05-06

华大等机构实现首批生命全景地图绘制,时空组学联盟首期成果开启生命研究新领域

时空组学技术所需要的数据体量相比过去的组学技术有数量级的提升,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05-05

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残机制和环境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物残留机制和环境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05-05

Nature:国际研究团队创建了可描绘人类全生命周期的脑图

 近日,《自然》上发表了一项跨越六大洲的国际合作研究成果,即创建了跨越人类整个生命周期的脑图,从15周大的胎儿到100岁的老年人,能够显示人类的大脑如何在生命早期迅速扩张,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

2022-04-16

Cell:亚裔研究人员获得美国顶级研究的频率远远低于他们的白人同事

根据发表在2022年2月3日的Cell期刊上的一篇标题为“Underrepresentation of Asian awardees of United States biomedical research prizes”的评论文章,在美国,亚裔研究人员获得顶级研究奖的频率远远低于他们的白人同事。

2022-02-04

第十五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在“云端”揭晓

2021年12月18日第十五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成功在“云端”举办。

2021-12-18

化学触发线粒体双重损伤协同抗肿瘤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传统的肿瘤治疗手段中,基于单一模式的治疗方法(如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往往在有限治疗窗口、毒副作用等方面存在问题;探索以时间-空间可控的方式、以对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必不可少的关键性亚细胞目标为靶点的多维度协同损伤策略对于解决抗肿瘤应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肿瘤细胞中

2021-12-21

基于天河超级计算机的新冠药物筛选合作研究成果入围国际戈登贝尔评选

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公布,由中山大学药学院、海南大学药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计算学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药学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团队,在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上完成的“基于自由能微扰-绝对结合自由能方法(FEP)的大规模新冠药物虚拟筛选”工作成功入围2021年度的戈登贝尔新冠特别奖,这是我国首次入围该奖项。中山大学药学院罗

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