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课题“农业生物药物靶标发现和分子设计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绿色农药的关键在于绿色杀虫剂的创制。以吡虫啉为代表的新烟碱杀虫剂是一类超高效杀虫药剂,目前全球市场稳定在20亿美元以上,但是大量频繁的使用,已造成严重的抗性,其蜜蜂毒性也已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因此,针对其抗性和蜜蜂毒性的新烟碱杀虫剂创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首次提出了顺硝烯新烟碱的研究策略,得到了多个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活性化合物,显著降低了交互抗性,并降低了其蜜蜂毒性,具有重要的产业化前景。
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在杨凌挂牌
8月7日,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挂牌,这是省政府和商务部进一步加强省部合作,合力支持杨凌示范区扩大对外交流、加快我省农业“走出去”步伐的重要举措。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向杨凌示范区、省商务厅授牌。省长赵正永出席授牌仪式。
李家洋任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
11月29日,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网站消息,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干部大会。**干部四局局长夏崇源宣布了中央关于李家洋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免去翟虎渠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职务的决定。
香港浸大中医药院长吕爱平:中医药已经很现代化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吕爱平日前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以前是民众重视中医药,现在连世界医疗界也重视中医药。香港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成为未来中医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和桥梁。 吕爱平表示,这几年随着世界科技界对中医药的重视,加上内地这几年经济的腾飞及中医药的蓬勃,令内地与香港中医药的合作成为一个很热门的项目。
农业部北京市共同打造“种业之都”
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5月17日签署《共同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打造“种业之都”的目标,提升北京现代种业发展水平,率先建立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
农业部228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名单公布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四成左右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潘海平日前说,我国农业科技虽已取得重要进步,但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仍然不高。“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潘海平是在杭州召开的有关农业科技管理的会议上做此表述的。他认为,中国农业科技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转基因技术是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10亿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8倍,转基因技术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日前在转基因学术讨论会上介绍说,自1996年以来,国内外推广转基因作物种植,到2011年整整走过了16年历程,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6个增加到29个;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发展到1.48亿公顷。
宁夏发布实施《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基地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
近日,由宁夏科技厅组织编制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基地建设规划(2011年—2015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正式印发实施。 2010年,宁夏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基地”,基地建设进入由种植向产业全面升级的重要阶段。
“现代制药”2011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指标
“现代制药”2011年半年度主要财务指标 基本每股收益(元) 0.176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 2.5908 本摘要仅供参考,以当日指定披露媒体披露的公告全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