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氧水解计算设计合成手性杂环化合物方面取得进展

手性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医药、农药与材料等领域,其中手性氮/氧杂环化合物是许多生物及生理活性分子的核心结构单元。

2023-01-03

氧化氢纳米研究获进展

  纳米酶(Nanozyme)是一类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低成本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自2007年首次报道Fe3O4纳米酶以来,许多种类纳米酶被开发出来,并在生化检测、环境管理、疾病诊断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研究深入,研究人员发现纳米酶普遍具有多酶活性。虽然多酶活性的级联反应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新思路,但是

2021-11-17

Nat Commun:蓝藻中抗氧化酶进化时间推测

氧对复杂的生命形式是必需的,因为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比其他可用的电子受体在每摩尔底物中产生更多的能量。

2021-08-12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产甲烷古菌的复合物进行电子分岔和二氧化碳固定之谜

研究人员从一种产甲烷古菌中发现了一种庞大的酶复合物,它直接将电子分岔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到二氧化碳的还原和固定中。他们对这种高效的能量转化过程的详细见解可能为可持续的生物技术开发带来新的可能性。

2021-09-04

“双担载的纳米杂化凝胶模拟过氧化物酶体用于肿瘤化学动力/光动力学治疗”取得最新进展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Peroxisome inspired hybrid enzyme nanogels for chemodynamic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为题,在线报道了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永生教授、牛德超副教授研究团队和同济大学化学科

2021-09-08

研究揭示一种特殊血红素-铜终端氧化酶利用两种电子供体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了题为The unusual homodimer of a heme-copper terminal oxidase allows itself to utilize two electron donor

2021-03-10

研究人员基于纳米仿生设计人工过氧化物酶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高利增、范克龙和中科院院士阎锡蕴团队通过整合纳米酶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辅因子的协同作用,设计了一种能够模拟过氧化物酶体内多种天然酶活性的纳米酶,并基于此纳米酶构建了一种可在生理条件下工作的人工过氧化物酶体(artificial peroxisome),并将其用于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

2020-12-15

Science子刊:氧水解抑制剂可降低神经炎症,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0年12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神经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神经炎症在AD起着关键作用。环氧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 EpFA)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衍生物,具有抗炎活性。然而,由于EpFA被可溶性环氧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

2020-12-14

自组装纳米材料构筑无辅因子的氧化模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课题组与施兴华、王会课题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王振刚课题组、清华大学教授刘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组装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factor-free oxidase-mimetic nanomaterials from self-assembled histidine-rich peptides为题,在线发表在

2020-12-01

α/β-氧水解结构和位点选择性开环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在环氧水解酶结构和位点选择性开环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环氧水解酶(EH)能够选择性催化环氧化物的不对称水解反应,根据亲核进攻位点的不同可产生构型不同的手性邻二醇。因此,研究EH位点选择

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