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王迪团队合作揭示小肠双向营养供应环境塑造机体防御屏障和代谢稳态的重要规律

结果发现早餐进食窗口的缺失(而非午餐及晚餐)的喂养方式会引起肠细胞中包括胆固醇转运蛋白NPC1L1等脂质吸收基因的表达重编程,从而介导肠道对胆固醇的过度吸收进而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2024-11-01

研究表明:父亲儿童时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会增加后代哮喘风险,祖母孕期吸烟会增加孙辈自闭症风险

吸烟,这个看似个人的选择,其后果却如涟漪般扩散,从父亲青春期前的二手烟暴露到祖母怀孕期间的主动吸烟,科学研究一再证实,吸烟的危害可能跨越两代甚至三代,对呼吸系统健康和神经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025-01-03

「缺氧环境下的免疫战士」Sci Adv:肿瘤中较低的氧气水平或能增强机体抵御癌症的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挑战了关于缺氧对巨噬细胞影响效应的范式,并强调了一种可操控的靶向细胞来调节机体的抗癌免疫反应。

2024-10-08

Cell:北京大学陈鹏团队等开发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同时招募多种免疫细胞靶向实体瘤免疫微环境

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多模态和可编程平台——多模态靶向嵌合体(Multi-TAC),该平台能够将多个治疗模块集成到单一药物中,从而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内实现多种免疫细胞的同时招募以及向肿瘤的靶向结合。

2024-11-10

科学家找到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抗癌新靶点

MEN1基因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依赖于宿主的免疫环境,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表现出在不同免疫环境下的促癌和抑癌双重功能,这种现象为理解肿瘤微环境对基因功能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10-11

中国科学家揭秘咽峡炎链球菌促胃癌的新机制,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T细胞助力癌细胞

本文的发现揭示了胃癌中不同瘤内微生物特征的预后和临床意义,并揪住了咽峡炎链球菌这个有潜力的胃癌治疗新靶点。

2024-12-03

Nat Microbiol:肠道环境的变化可以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活性,会对消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这项研究强调了肠道生理学和环境在塑造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特征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自身健康的理解,也为未来个性化医疗和营养建议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2024-12-06

Nature:肝脏微环境的奥秘:Plexin B2如何成为肿瘤转移的“帮凶”

本研究结合转座子技术和荧光微环境标记,开发了一种体内CRISPR激活筛选方法,可系统地研究肝细胞和转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4-09-07

污染物二甲双胍生物降解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环境微生物能够通过快速进化获得降解人工合成的二甲双胍分子的能力,这一事实也提醒我们人体肠道微生物出现二甲双胍降解能力的可能性。

2024-08-22

Sci Immuno :匡正团队发现环境因子通过HDAC3-TGFβ途径调控肠道簇细胞昼夜节律性分化调节肠道免疫

本研究通过探究HDAC3对肠道簇细胞的昼夜节律性分化增生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表观遗传因子协同肠道菌群调控簇细胞的昼夜节律生成,以实时监测肠道环境变化以及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