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ell Biol:揭秘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元凶”——磷脂酰乙醇胺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4-24 09:14
研究团队通过开发一种基于肿瘤间质液代谢谱的化学定义细胞培养基(TIFM)来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的营养条件,从而就能更准确地研究T细胞在肿瘤中的行为。
在癌症治疗的漫长征程中,免疫疗法如同一束曙光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治疗希望,然而,免疫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生物学机制。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题为“Tumour interstitial fluid-enriched phosphoethanolamine suppresses T cell func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的一种新型代谢物—磷脂酰乙醇胺(pEtn,phosphoethanolamine),其或许是导致免疫细胞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不仅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攻克肿瘤免疫抑制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而恶劣的生态系统,其中充满了营养匮乏、缺氧和代谢废物堆积等问题,在这种环境中,癌细胞能通过代谢重编程来适应生存,而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特种部队”,其主要负责识别并消灭癌细胞;然而当其进入肿瘤微环境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压力的影响,从而逐渐失去功能并进入一种“耗竭”状态。
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发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即并不是营养物质的缺乏,而是某种代谢物的积累会导致T细胞的功能障碍;这种代谢物就是磷脂酰乙醇胺(pEtn),其在肿瘤中的积累水平异常高且能通过消耗T细胞中用于信号传导的关键分子二酰基甘油(DAG)来抑制T细胞的激活和功能。
TIFM培养会诱导CD8 + T细胞功能障碍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一种全新的免疫抑制机制,还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研究团队通过开发一种基于肿瘤间质液代谢谱的化学定义细胞培养基(TIFM)来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的营养条件,从而就能更准确地研究T细胞在肿瘤中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Etn的积累能显著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效应功能,而减少pEtn的积累则能恢复T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控制能力。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其能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目前许多免疫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有限,部分原因可能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素,如果能通过靶向pEtn来解除这种免疫抑制,那么免疫疗法的疗效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进一步探索pEtn积累的原因并试图开发能阻断其对免疫细胞影响的策略。如果pEtn能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肿瘤负担或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程度,那么其将能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极大帮助。此外研究人员还在设计下一代治疗策略,即通过降低肿瘤中pEtn的水平来减少免疫抑制从而增强免疫疗法的效果。
这项研究不仅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免疫学和肿瘤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通过深入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变化,研究人员就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克服免疫抑制这一难题,最终实现对癌症的精准打击。(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Wang, Y., Wilfahrt, D., Jonker, P. et al. Tumour interstitial fluid-enriched phosphoethanolamine suppresses T cell function. Nat Cell Biol (2025). doi:10.1038/s41556-025-01650-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