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学者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发现微生物新物种,其已进化出适应极端太空环境的能力

该研究基于表型、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基因组注释,表明发现于中国空间站的菌株 JL1B1071T 是尼尔菌属中的一个新物种,并建议命名为天宫尼尔菌(Niallia tiangongensis)新物种。

2025-05-19

Nat Commun:细胞也有“社交圈”,肿瘤微环境中的“邻里关系”如何影响癌症发展?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相互作用,还为未来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5-03-31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排放的纤维状和碎片状微塑料会富集抗生素耐药基因,促进其增殖与传播,加剧受纳水体环境风险,明确了污水处理厂通过微塑料塑造水生耐药组的作用。

2025-07-10

Sci Immunol:科学家揭示COVID-19疫苗如何重塑机体淋巴结的微环境

本研究通过多模态生物成像和单细胞转录组学等前沿技术揭示了COVID-19疫苗对淋巴结基质细胞的早期影响。

2025-08-21

哈佛/MIT团队首次发现,p53常见错义突变会上调Cxcl1,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研究首次证实p53的常见错义突变p53R172H可在NF-κB的帮助下,通过调节Cxcl1等趋化因子表达,参与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也使现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难以见效。

2025-07-02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研究人员们发现,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一些细胞变得更加成熟,其能呈现出类似神经元的特征,而另一些细胞则变得更加活跃,其增殖能力更强且代谢也更加旺盛。

2025-04-18

Nat Struct & Mol Biol:揭秘人类丛生蛋白的3D结构有望阐明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因素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其不仅揭示了丛生蛋白独特的三维结构,还阐明了其疏水肽尾在多种功能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为开发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2025-09-08

50万人研究证实,生活环境决定77%寿命差异

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历时15年追踪50万人的研究揭示:环境暴露(exposome)对寿命的影响力是基因组的8.5倍!

2025-02-25

新研究重新定义肌动蛋白丝分解的关键因素的功能和作用

结构研究使我们能够重新定义肌动蛋白丝解聚过程中关键因子的作用。这些蛋白质中任何一个的失调都与多种疾病有关——从癌症到免疫紊乱,再到肌病。

2025-10-29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周细胞,不仅能促进食管癌转移,还能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我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食管癌转移机制的认知。

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