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科学家揭秘咽峡炎链球菌促胃癌的新机制,可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抑制T细胞助力癌细胞

本文的发现揭示了胃癌中不同瘤内微生物特征的预后和临床意义,并揪住了咽峡炎链球菌这个有潜力的胃癌治疗新靶点。

2024-12-03

《自然·癌症》:巨噬细胞竟会借助纤维化环境,给CD8+T细胞“断粮”导致免疫逃逸!

进一步分析显示,TAMs内两条主要的精氨酸代谢途径,即参与脯氨酸合成和生成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都会被TGF-β信号和基质硬化导致的机械应力激活。

2024-06-23

Biotechnol:患者特异性“迷你结肠”能对肿瘤微环境复杂性进行长期模拟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患者特异性的结直肠癌模型,能够对肿瘤微环境复杂性进行长期模拟,为药物筛选、个体化治疗和肿瘤微环境研究提供了新工具,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4-07-31

Nat Microbiol:肠道环境的变化可以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活性,会对消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这项研究强调了肠道生理学和环境在塑造人类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特征方面的重要性。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自身健康的理解,也为未来个性化医疗和营养建议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2024-12-06

上海药物所李亚平/尹琦团队开发基于菊粉的纳米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和免疫微环境,改善结直肠癌治疗效果

该基于菊粉衍生物的肠道菌群调节-分子靶向治疗一体化纳米递送系统有望为CRC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4-09-13

Front Med:揭示肿瘤微环境中癌症干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串扰影响肝癌进展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肝癌干细胞靶向性免疫疗法在治疗人类肝癌中的潜在应用和重要意义。

2024-08-14

研究表明:父亲儿童时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会增加后代哮喘风险,祖母孕期吸烟会增加孙辈自闭症风险

吸烟,这个看似个人的选择,其后果却如涟漪般扩散,从父亲青春期前的二手烟暴露到祖母怀孕期间的主动吸烟,科学研究一再证实,吸烟的危害可能跨越两代甚至三代,对呼吸系统健康和神经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025-01-03

Nature研究发现:特定肠道细菌能转化环境中的致癌物,促进肿瘤生长

如果在小鼠暴露于 BBN 的同时给它们喂食抗生素,且喂食的抗生素剂量可以杀死 99.9% 的肠道细菌,那么原本90%的癌症发生率就骤降至10%。

2024-08-09

缺氧环境下细胞外囊泡中环状RNA转运之谜!Adv Sci (Weinh):FUS蛋白在缺氧神经元中显著上调,促进circRNAs在sEVs中的选择性装载

该研究阐述了FUS如何选择性地促进circRNAs在缺氧神经元中的sEV装载,揭示了sEV介导的circRNA转运机制,并深化了我们对于细胞响应缺氧的理解。

2024-08-14

Cell Rep:环境因素或要比遗传学特性更能影响机体的后设认知能力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成年人的认知高度并非仅由生物遗传决定,而是环境经历的艺术品,强调了外在世界在构建我们内在心智图景中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