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揭示玉米破坏孟德尔定律之谜

2018年5月16日/生物谷BIOON/---正如19世纪奥地利植物学家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首次描述的那样,现代遗传学的基础是基因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传递给后代。他确定了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一对基因中的每一个都有相同的机会传递给下一代,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定律。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细胞中的染色体能够欺骗这个过程并以较高的频率传递给下一代。可能令人吃惊的是,许多“传家宝”玉米品

2018-05-16

建立基因编辑育种作物管理 加快产业化进程

 “抓住当前我国农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势,建立基因编辑育种的法规、推动基因编辑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应用,对于促进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曹晓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因编辑育种本质上与化学或物理诱变育种等传统育种并无差异,但育种目标更精准、同时成本更低。”曹晓风认为,一个基因一个产业,高产

2018-03-06

河南农大等揭示玉米籽粒与植株发育调控新机制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 脂肪、 维生素、 微量元素、 纤维素等, 具有开发高营养、 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 变异种类丰富, 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 变异系数过大、

2018-03-06

水稻半矮秆性状与抗倒伏育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来庚研究组与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杨远柱团队合作,发现了一个新的特异调控水稻茎秆基部节长度的基因,该基因在培育水稻半矮秆性状,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大面积水稻产量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倒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作物矮化育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主要是利用赤霉素合成基因SD1的突变体,培育半矮秆性状,提

2018-01-02

研究发现植物新转录因子家族PLATZ参与玉米胚乳发育与灌浆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巫永睿研究组的研究成果,以The maize imprinted gene Floury3 encodes a PLATZ protein required for tRNA and 5S rRNA transcription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RNA polymerase III为题发表在The

2017-09-22

Science:基因组测序表明玉米在几千年前适应北美高原地区

图片来自Native Seeds/SEARCH。2017年8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国和墨西哥的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玉米在几千年前通过进化适应了美国西南高地(或者说高原地区)。他们概述了他们的基因组研究,揭示出允许这种植物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存活的遗传变化。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8月4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omic estimatio

2017-08-06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在粮食危机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育种学家和稻米种业长期以来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但是传统育种进展缓慢。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

2017-03-22

Nature Plants报道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研究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在粮食危机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育种学家和稻米种业长期以来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但是传统育种进展缓慢。随着水稻功能基

2017-03-22

世界首例芒果太空育种细胞成活 曾随神十一飞船上太空

近日,由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带入太空的芒果幼胚细胞在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下,已经成活并且开始生长出全新的组织,这也是世界首次进行芒果的太空育种试验。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在运送航天员进入

2017-03-22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发新型玉米分子育种芯片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玉米的用途很广,比如直接食用、饲料用途,工业加工用途等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邹枨副研究员在《molecular breeding》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