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角形系统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犀牛和貘在外形上差别较大,但两者均属于奇蹄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两者构成姐妹群,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来,统称为角形类(Ceratomorpha)。虽然现生的犀仅包括四属五种,貘仅有一属四种,但是在新生代(6500万年前至今)的较长时期内,角形类是非常繁盛、多样的类群。约50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北美和亚洲出现最早的貘超科成员Heptodon,之后出现的

2020-09-23

研究揭示泛素分子Nedd8调控斑马鱼卵巢和第二性征发育的机制

Nedd8是一种类泛素分子,在E1、E2和E3等酶的酶促作用下,与靶标蛋白共价结合,引起靶标分子的Neddylation修饰,影响靶标蛋白的活性、稳定性或细胞定位。然而,由于动物模型的欠缺,研究人员对Nedd8的在体生物学功能仍缺乏了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低氧生物学学科组博士生于光晴等,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斑马鱼中敲除nedd8基因。

2020-10-01

欧盟批准新型非阿片双重作用止痛药Zynrelef(布比卡因/美洛昔康)!

Zynrelef是一种新型、非阿片类止痛药,由布比卡因和美洛昔康组成。

2020-09-29

广州站|新一代精准医学—质谱组学与器官前沿技术和临床应用研讨会

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革新加快了多组学研究向定量化、高通量化发展。多组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构建了精准医学体系的要素。而精准医学的构建,也离不开生物医学研究模型。近年来,兴起的类器官模型被广泛应用,克服了细胞系模型和动物模型体外培养丢失了肿瘤细胞的异质、移植成功率低、样本量大等问题。当多组学利器遇到类器官模型,对基础科研和临床应用会有怎样的创新和

2020-09-28

新一降糖药imeglimin:独特机制赋予无限潜能,将2021年上市!

imeglimin是一种首创药物,具有独特双重作用机制,可改善胰岛素分泌紊乱和胰岛素敏感性。

2020-09-25

Nat Commun:新研究开发出三维心脏器官

近日,东京医科牙科大学(TMDU)的研究人员使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构建出了类似于正在发育的心脏的三维功能性类器官。

2020-09-17

揭秘一特殊的杀伤性T细胞如何在炎性肠病发病过程中失控?

2020年9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全球大约有600-800万人患有炎性肠病,这是一种慢性的肠道疾病,其会诱发患者出现腹痛、急迫频繁排便、血便和体重下降;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中一种名为杀伤性T细胞的成员发生故障或许是诱发炎性肠病的罪魁祸首之一,而这一研究发现或为科学家们开发治疗炎性肠病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线索。图片来源:Joh

2020-09-22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版流感疫苗接种指南 推荐四人群优先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日前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建议医务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以及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中国疾控中心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

2020-09-15

国家卫健委: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管理

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通知,旨在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管理,保证临床合理需求,严防流入非法渠道。《通知》立足于当前医疗机构麻精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七个方面具体要求。一、高度重视麻精药品管理工作麻精药品是我国依法依规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麻精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

2020-09-16

Cell Stem Cell:新型器官平台或能加速早期肺癌的研究 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潜在的靶向性疗法

2020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Stem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加速平台,其或用来研究早期阶段的肺癌并能识别和检测潜在的新型疗法,即利用衍生自肺部细胞的类器官来深入开展研究。研究者指出,类器官能帮助他们追踪一种常见且难以研究的肺部肿瘤—肺腺癌(aden

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