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在脊椎动物胚胎的早期阶段,上皮细胞吞噬可快速清除有缺陷的细胞

2021年2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科学技术学院和庞培法布拉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新形成的胚胎会清除垂死的细胞,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存机会。这是迄今为止在脊椎动物中发现的先天免疫反应的最早表现。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未来的努力,以理解为什么一些胚胎在发育的早期阶段未能形成,并导致新的临床努力,以治疗不孕症或早

2021-02-15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辐射轴头部复合体独特的组成和结构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丛尧团队与朱学良团队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以Distinct archite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mouse axonemal radial spoke head revealed by cryo-EM为题,在线发表在PNAS上。该研究综合应用冷冻电镜、细胞生物学及

2021-02-09

研究揭示哺乳动物PA28αβ-iCP免疫蛋白酶体的结构及激活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丛尧课题组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质谱系统博士彭超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Cryo-EM of mammalian PA28αβ-iCP immunoproteasome reveals a distinct

2021-02-10

科学家揭示脊椎动物水生到陆生演化过程中的遗传创新基础

  从水生到陆生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也是脊椎动物演化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脊椎动物登陆事件发生于有颌类的硬骨鱼类。现生硬骨鱼类包含肉鳍鱼类和辐鳍鱼类。这两个类群中物种数量最为繁盛的是肉鳍鱼类中的四足动物(成功登陆的脊椎动物类群)以及辐鳍鱼类中的真骨鱼类。相对于这两个最为繁盛的类群,硬骨鱼类的基部类群物种数量相对稀少,但隐藏着祖

2021-02-05

康希诺/军院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3期研究中期分析结果积极

  康希诺发布公告称,其已接到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的通知,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5型载体)(Ad5-nCoV)的3期临床试验在中期分析中,成功达到预设的主要安全性及有效性标准,无任何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公司可继续推进Ad5-nCoV的III期临床试验。同时,康希诺称,截至本公告日期,对公司而言,该试验

2021-02-04

4亿年前“鸭嘴兽古鱼”脑腔和内耳新知揭示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新框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幼安、卢静、朱敏带领由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和瑞典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关于4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盾皮鱼类脑腔、内耳和内淋巴系统精细解剖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对有颌脊椎动物早期演化框架的冲击。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类自身均属于有颌类。现代有颌类包括软骨鱼类、硬骨

2021-02-02

PNAS: 动物模型揭示GPI锚定缺陷

智力受损,运动障碍和发育迟缓是GPI蛋白缺陷导致的罕见疾病的典型表现。波恩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了一种很好地模仿这些患者的小鼠。在该动物模型中的研究表明,在GPI锚定蛋白缺陷中,基因突变会损害大脑突触中刺激的传递。这些结果现已发表在《PNAS》杂志上。

2021-01-12

唇形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唇形科(Lamiaceae)为被子植物第六大科,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中国是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该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烹饪、药用、园艺、建材等方面应用广泛,与人类健康生活息息相关。自20世纪90年代唇形科与马鞭草科(Verbenaceae)进行系统重排以后,唇形科的范畴及分类系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唇

2021-01-11

Science: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具有一组共同的行为特征

2021年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一项基于300多个小规模人类狩猎采集群体的新研究表明,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具有一组共同的行为特征,并揭示不同物种间觅食、繁殖和社会行为的局部趋同。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人类行为生态学的核心原则之一---生态力量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各种行为,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行为多样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月

2021-01-17

一大类哺乳动物基因在将相邻精子连接在一起的细胞质桥上并不完全共享

2021年1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对包括小鼠、猕猴和男性在内的生物体精子的新研究,一大类哺乳动物基因在整个精子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并非完全共享。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何睾丸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往往相对于其他所有组织表现出异常。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月14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Widespread haploid-biase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