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移植精原干细胞可恢复绝育的雄性动物产生精子的能力

2020年9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选择性育种和人工授精是产生具有理想性状的农业动物的基础方法。不过,在一项新的概念验证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犹他州立大学、马里兰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称为代育父系(surrogate sire)的技术,具体而言就是先对雄性动物进行绝育,然后进行干细胞移植,从而产生遗传上符合要求的供者的

2020-09-27

研究解析核心十字花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或Cruciferae)植物约有351属3977种,是一个全球分布的自然类群,包括常见绿叶类蔬菜、油料作物油菜、园艺观赏植物香雪球等。该科有模式植物拟南芥,也是被子植物全基因组序列数据发表最多的科之一,为研究全基因组加倍、环境适应机制、基因功能进化等重要生物学问题提供了机会。十字花科的分类学研究历史悠久,近年来的分子系统学研

2020-09-23

研究揭示鲤鱼类基因组加倍促进血氧系统表型多样性

生物的生存、繁殖、以及分布或多或少都受到环境氧的影响。生物的正常有氧代谢有赖于保持氧的需求(代谢)和供应(储存和传递)的平衡关系。而实现这一平衡关系主要依靠生物体内特异的血氧传递系统。血氧系统的多样化不仅体现了物种在生理上的多样性,也从侧面反映了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进化史上,基因组加倍是生物表型革新的重要贡献者。众多研究已经揭示发生在脊椎动物进化早期的两

2020-09-23

Cell:动物研究发现小型抗体可有效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2020年9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分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迄今为止最小的可以完全地和特异性地中和SARS-CoV-2冠状病毒的抗体分子。这种比全尺寸抗体小10倍的微小抗体分子已被用于构建一种称为Ab8的药物,有潜力

2020-09-19

武田全球总裁卫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声 后疫情时代,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再升级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武田制药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博科(Christophe Weber)近日受邀线上出席由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主办的 CDF TALK,发表题为“后疫情时代,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再升级”的主旨演讲,表示武田愿以医学前沿领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支持中国政府推进医疗改革,并呼吁提升全球医疗

2020-09-23

Science:发现保守的再生反应性增强子竟影响脊椎动物的再生能力

2020年9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保守的与两种鱼类的尾部再生有关的再生反应性增强子(regeneration-responsive enhancer)。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hanges in regeneratio

2020-09-17

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Vertex“老药”获得积极动物实验结果

VX-765是十多年前Vertex公司开发的一个前药。设计VX-765的初衷,是通过抑制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与减少神经元炎症来治疗癫痫。但在这一治疗领域的临床试验中,VX-765没有显效。之后,又在其它疾病领域开展了测试,例如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帮助心脏病发作后的恢复等。近日,来自加拿大麦基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Andr

2020-09-14

揭示SLC25A51是哺乳动物线粒体NAD+转运蛋白,有望为一系列疾病开发新的疗法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解决了几十年来关于一种为细胞线粒体提供能量的关键蛋白(即SLC25A)的谜团,这种关键蛋白可以被用来寻找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LC25A51 is a

2020-09-21

赛诺菲新冠疫苗动物研究成功诱导免疫反应

日前,Translate Bio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监管文件中指出,该公司与赛诺菲合作开发的COVID-19疫苗在动物研究中,成功诱导了免疫反应。两家公司表示,预计将从今年11月开始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今年3月,赛诺菲旗下疫苗业务部门赛诺菲巴斯德与Translate Bio宣布扩大现有合作关系,以开发用于新冠肺炎的mRNA疫苗。这项合作延续了

2020-08-28

中国研究人员发表“中国和越南苦苣苔分类”专辑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海南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安徽大学、深圳仙湖植物园、生态环境部南京生态环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护中心(CPC)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完成的“中国和越南苦苣苔科分类”专辑在PhytoKeys发表。该专辑共收录19篇文章,相关研究利用分子手段恢复了1个中国特有属(四数苣苔数属Bournea)和该属2个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