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癌症免疫疗法会被肝脏肿瘤特异性地抑制?
2020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Immunology上题为“Regulatory T cell control of systemic immunity and immunotherapy response in liver metastasi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
Science子刊:转录因子STAT5持续激活可提高CAR-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0年11月6日讯/生物谷BIOON/---使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的过继性细胞疗法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力,但T细胞衰竭可能损害它们的疗效。多功能性CD4+ T细胞的存在通常与良好的抗肿瘤免疫力有关。科学家们之前发现IL-7处理可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的多功能性CD4+ T细胞激活。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奥古斯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
抗肿瘤免疫疗法取得进展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T)在多种肿瘤模型中取得治疗效果。遗憾的是,在临床实验中,不同病人对ICT的响应率差异性较大,有较多病人无法从ICT疗法中获益。尽管研究者开发出不少联合疗法增敏ICT,但仍无法取得较好的肿瘤治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学思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免疫鸡尾酒疗法,结合免疫原性化疗、检查点阻断和细
Science子刊:临床前动物实验表明源自Vδ2-T细胞的外泌体可高效控制EBV相关肿瘤,诱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0年10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源自Vδ2-T细胞的外泌体(下称Vδ2-T-Exos)可以有效控制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相关肿瘤,并诱导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针对Vδ2-T-Exos的这些突破性新发现为开发针对EBV相关肿瘤的新疗法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
研究解析树鼩抗病毒天然免疫通路基因特异性和HCV病毒感染模型受限的遗传机制
树鼩是灵长类动物的近亲,作为实验动物具有应用价值,日渐受到重视。前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完善和更新树鼩基因组(KIZ version 1,Nat. Commun. 2013;KIZ version 2,Zool. Res.),利用新版基因组,可更好认识树鼩的遗传特性,解释其用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特别是病毒感染模型创建
Science:揭示人体组织中细胞类型特异性QTL
2020年9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GTEx联盟和其他研究机构在人类组织中绘制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工作已经确定了大多数基因的表达QTL(eQTL)和剪接QTL(sQTL)。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测量大块组织(bulk tissue)样本的基因表达来进行的,从而掩盖了基因调控效应的细胞特异性,进而限制了它们的功能解释。鉴定具有活性QTL的细
Science:不同的生化反应速度导致物种特异性的分节时钟周期
2020年9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京都大学、西班牙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分节时钟(segmentation clock)”---一个控制胚胎体型形成的基因网络---在人类中的进展速度比在小鼠中更慢,原因在于人类细胞中的生化反应更慢。生化反应速度的差异可能是物种间发育节奏差异
指出新冠病毒可能抑制长效抗体反应,但仍可能通过病毒特异性记忆T细胞实现免疫记忆
2020年9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目前有限的数据表明,SARS-CoV-2可诱导一定程度的免疫。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份通过病毒基因测序证实的4个月内再次感染的明确报告,以及在一项小型研究中,恒河猴似乎可免受再次感染。尽管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而且这种免疫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这对于研制出有效疫苗的前景来说是个好消息,研制出的疫苗在理想情况下应该能
Science子刊:肿瘤靶向CD28双特异性抗体可增强PD-1免疫疗法的抗肿瘤效果
2020年8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虽然免疫疗法在创新性的癌症治疗方法中取得了越来越突出的地位,但它仍然并不完美---许多肿瘤根本没有反应。一类不断发展的工程蛋白拯救了我们,它们的名字很特别,叫双特异性抗体。顾名思义,这些蛋白具有双重识别能力:它们经过改造后靶向T细胞表面受体,而且还能够结合到癌细胞本身的表面抗原上。其目的就是将这两种类型的细胞结
勃林格殷格翰首创TRAILR2/CDH17双特异性抗体BI 905711进入人体临床试验!
BI 905711是一种双特异性、四价治疗性抗体,可激活TRAILR2/CDH17共表达癌细胞中的自毁(凋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