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临床试验表明IL-33抑制有望治疗应性皮炎

2019年11月7日讯/生物谷BIOON/---对细胞因子途径的靶向抑制为了解人类体内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机会。细胞因子IL-33与包括特应性疾病(atopy)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关,是一种新兴的治疗靶标。IL-33途径通过遗传关联和功能关联参与了特应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在一项针对IgG1类型的抗IL-33单克隆抗体etokimab(ANB020)的同类首个2a期临床研究中,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和牛津大学

2019-11-07

世界麻醉日,百呼吁关注麻醉,认识麻醉

10月16日是世界麻醉日,1846年10月16日,William T.G. Morton在麻省总院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成为近代麻醉史的开端,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遂将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麻醉日”。如今,近现代麻醉学已走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道路,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麻醉师创造发明了多种麻醉药物、技术、理念,极大地推动了麻醉学的发展。10月16日是世界麻醉日,百特医疗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麻

2019-10-15

新现超强毒力李斯菌分子致病机制获揭示

 近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教授焦新安团队与德国吉森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新现超强毒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其构成的HSL- II谱系的遗传进化规律,揭示了它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成果为李斯特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对畜禽养殖业危害严重,亦可引起公共卫生问题。该研究团队从暴发李斯特菌病的羊体中发现

2019-10-10

应性皮炎口服治疗药物!辉瑞新一代JAK1抑制剂abrocitinib 2项III期临床研究获得成功!

2019年10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Pfizer)近日公布了评估口服JAK1抑制剂abrocitinib治疗12岁及以上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一项为期12周的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JADE MONO-1)的完整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与皮损清除和瘙痒缓解相关的共同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安全性数据显示,评估的2种剂量abrocitinib(200mg和10

2019-10-16

世推出全新Xevo TQ-S cronos串联四极杆质谱仪

 近日,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隆重推出全新Xevo TQ-S cronos和升级款Xevo TQ-S micro ,进一步扩充了公司旗下的串联四极杆质谱产品系列。此次推出的Xevo TQ-S cronos是一款全新的串联四极杆质谱仪,擅长对较宽浓度范围内的各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常规定量分析。而备受市场赞誉的Xevo TQ-S micro则在此次升级中增强了性能,将定量

2019-08-23

礼来口服JAK抑制剂Olumiant治疗应性皮炎(AD)3项III期研究获成功

2019年08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与合作伙伴Incyte近日宣布,评估口服JAK抑制剂Olumiant(baricitinib)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AD)成人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BREEZE-AD7达到了主要终点。当联合标准护理局部类固醇治疗时,与安慰剂相比,Olumiant显著改善了疾病严重程度。BREEZE-AD7研究是BREEZ

2019-08-25

喜讯|罗氏旗下乳腺癌创新靶向药帕捷®又一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惠及更多患者

近日,罗氏制药宣布,旗下乳腺癌创新靶向药帕捷特®(英文商品名:Perjeta®,通用名:帕妥珠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化疗,用于HER2阳性的局部晚期、炎性或早期乳腺癌患者(直径>2cm或淋巴结阳性)的新辅助治疗,作为早期乳腺癌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帕捷特®与赫赛汀®双靶治疗方案,能让40%-60%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

2019-08-21

什么是李斯菌病?其是通过什么方式感染传播的?

2019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有两人因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烟熏三文鱼而死亡,这两人均为70岁以上且伴有潜在的健康问题;当地卫生部门也在调查一起在昆士兰发生的非致命病例,尽管澳大利亚当局还没有证实这三起病例背后的罪魁祸首是烟熏三文鱼,那么什么是李斯特菌病?哪些人是风险群体呢?我们能够采取什么措施来杜绝这种疾病呢?图片来源:themeatmaestr

2019-08-13

美国科学院院士庄小团队开拓测量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新技术

  许多基因组处理反应,包括转录、复制和修复,都会产生DNA旋转。直接测量DNA旋转的方法,如转子珠跟踪、角度光学捕获和磁性镊子,有助于揭示一系列基因组加工酶的作用机制,包括RNA聚合酶(RNAP),gyrase,病毒DNA包装机器和DNA重组酶。尽管旋转测量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基因组处理反应的理解,但测量DNA旋转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现有方法的时间分辨率不足以跟踪在生理条件下由

2019-08-09

赛诺菲Dupixent治疗6-11岁重度应性皮炎儿科患者III期研究获得成功!

2019年08月08日讯 /生物谷BIOON/ --赛诺菲与再生元近日联合宣布,评估抗炎药Dupixent(dupilumab)治疗6-11岁儿童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关键III期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根据该结果,Dupixent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这一儿科AD群体中显示出积极结果的生物制剂。就在最近,Dupixent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AD青少年(12-17岁)患者,成为该地

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