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诺贝尔物理奖得主:Saul Perlmutter
索尔·珀尔马特(Saul Perlmutter,1959年-)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天体物理学家、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会员。 2011年,珀尔马特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项,另一半奖项由布莱恩·P·施密特与亚当·里斯共同获得,以表扬他们“透过观测遥远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Nat Commun:生物物理所在结节性硬化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龚为民组、娄继忠组和结构生物学海外团队华盛顿大学许文清教授实验室对结节性硬化症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于7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题为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yeast TSC1 core domain and implications for tuberous sclerosis pathological
Immunity:生物物理所等在STING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5月10日,国际著名免疫学杂志Immun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志杰、程根宏(海外团队)、张荣光课题组在重要天然免疫系统信号分子STING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的合作研究成果。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10月30日下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杜冠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吴立玲等八个兄弟学会的领导,以及梁栋材院士、饶子和院士等生物物理学会历届及现任领导,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领导和学会代表近百人参会。会议由学会副理事长、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主持。
美国物理科学家发现利用磁场可降低人体血液黏度
如果人的血液太过黏稠,就有可能会使血压增高,损害血管,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这是默认血粘度升高和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之间为因果,但事实上两者只能算相关,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两者都是同一原因,即血管硬化、血浆纤维酶原升高等的结果)。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天普大学物理学家最近发现,利用磁场可降低人类血液黏度。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物理评论E》上。
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女科学家论坛举办
11月2日,以“生涯规划、组织领导能力挖掘、女导师的作用(Opening doors、Leadership Development、Mentorship Program)为主题的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女科学家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多个单位的近200名师生参加,其中包括不少男同胞。本次论坛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妇委会共同主办。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脑成像团队关于注意行为中基于振荡的时间组织取得突破
2014年4月3日,《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脑成像团队罗欢研究员和周可研究员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
药价研发等因素刺激 药企角逐大健康产业
近一段时间内,不少上市药企除了经营药品主业外,均不同程度地试水大健康等快消品领域。分析人士表示,受药品价格管控、新药研发资金巨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药企转战“非药”市场将加速。药企涉足多个领域 作为传统的中药饮片供应商,康美药业加入到了进军大健康的大军,推出了包括菊皇茶在内的快消品。去年,康美药业还与中国人保集团共同成立健康管理公司,携手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产品销售。
丹麦新能源协议刺激生物沼气生产
哥本哈根投促局网站5月3日消息,据丹国营网站energinet.dk的调查显示,丹议会今年3月就能源政策达成的新协议将刺激其国内生物沼气产业。接受该项调查的生物沼气生产商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将增加50%的产量,80%表示将增加投资并扩招员工。根据新的能源协议,丹政府给予生物沼气项目的财政资助将由目前的20%增至30%。此外,丹政府还将采取多项措施保证生产生物沼气在经济上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