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ommunications:北医三院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两项重要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李默课题组卵巢癌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和乔杰闫丽盈课题组关于早期胚胎发育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卵巢癌是妇科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及生育能力。由于其异质性强及转移率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肿瘤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李默课题组主

2021-03-03

生物JAK1抑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全球II期研究达到终点

   瑞石生物宣布其在研的国内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SHR0302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全球II期临床研究AMBER2(NCT03675477)获得成功,达到试验主要及关键次要终点。这是继特异性皮炎II期(QUARTZ2)临床研究在2020年10月取得令人振奋的阳性结果后,SHR0302再创佳绩,展示了

2021-02-08

方盛制药蒙脱散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1月20日,方盛制药发公告称,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关于蒙脱石散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通知书》(编号:2020B05436),确认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1、功能主治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

2021-01-20

《柳叶刀》子刊《临床医学》发表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长时程亚低温治疗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重要选择

  “长时程亚低温治疗能有效提高重型颅脑创伤伴有恶性颅高压病人的预后良好率”——这是《柳叶刀》子刊《临床医学》(《EClinicalMedicine》)杂志于1月29日在线发表《长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伴有恶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发现。该项研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

2021-02-03

研究人员发表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综述文章

  近日,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关于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2021-01-08

养猪废水磷回收鸟粪结晶驱动抗生素与抗性基因迁移研究取得进展

 鸟粪石(MgNH4PO4·6H2O)结晶法是畜禽废水中磷回收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畜禽养殖废水中兽用抗生素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广泛残留,使得回收鸟粪石在后续农用中造成抗生素抗性的扩散、传播,对生态环境健康造成风险。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废水处理与养分回收研究组开展畜禽废水磷回收研究,发现回收鸟粪石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及其抗性基因(AR

2020-12-23

医学Q3营收同比增长19.4%,中心实验室业务同比增长29.7%,运营亮点频现

2020年11月20日,燃石医学(纳斯达克代码:BNR)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保持稳健的发展节奏,实现了核心业务的重点突破和稳步增长。核心业务领跑行业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1.1%2020年第三季度,燃石医学总营收为1.239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1.037亿元人民币增长19.4%,比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平均营收增长28.8%。公司毛利润从

2020-11-21

2020年终盘点: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解读

每年,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一些重要的评奖都会陆续展开,以表彰在这个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这些评奖中,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尤为人所看重。此外,科学突破奖和拉斯克奖也广为人所知。

2020-12-31

瀚晖制药携手仁东医学,为乳腺癌精准诊疗加码

2020年12月15日,瀚晖制药有限公司(简称“瀚晖制药”)和仁东医学集团(简称“仁东医学”)关于乳腺癌精准诊疗系列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商业代理合作的签约仪式在上海成功召开。

2020-12-17

可生物降解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研究获进展

 稀土无机纳米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发光纳米生物医学探针,因其发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质稳定及自发荧光干扰小等优点,已在各种危重疾病如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已报道的稀土无机纳米生物医学探针都可生物降解,易在生物体内聚集,无法以代谢的方式排出体外,这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