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木质纤维素平台化合物制备可再生JP-10燃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宁、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开发了两条通过木质纤维素平台化合物——糠醇制备可再生JP-10高密度燃料的新路线。相关工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合成可再生航空燃料是国际生物质催化炼制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木质纤维素航空煤油报道主要集中在合成普通航空煤油。JP-10燃料(
木质纤维素高密度航空生物燃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员李宁、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与大连化物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研究员路芳团队、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邹吉军团队合作,在长期从事生物质转化研究基础上,首次报道了将纤维素两步法转化为高密度液体燃料。相关工作发表在《焦耳》(Joule)上。木质纤维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碳资源,将其转化为运输用液体燃料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我国的二氧化碳减排均非常重要。在该工作中
“微生物转化生物质油气燃料的能质传递强化机理”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 2016年立项项目“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的主要研究工作中,微藻固碳过程的CO2多相传递机理和强化方法是该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此项研究内容的支撑下,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程军教授研发提出的“微生物转化生物质制油气燃料的能质传递强化机理”于2018年4月11日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针对微藻转化CO2制油
科学家制备柔性可穿戴太阳能电池
柔性可穿戴电子是未来电子元器件发展的热点方向,电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源的选择和设计影响未来可穿戴电子的设计与功能。目前,电源对可穿戴电子的户外使用性、大面积贴合性和安全性有较大限制。近年来,金属有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优越的光电转换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钙钛矿材料平面结构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重要突破,最高效率为22.1%。卓越的光电性能为其应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了可能。
“电池”中的锂真的能够防痴呆?饮用水中是否真的应该添加锂?
2017年11月30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人们听到锂时通常会将其和电池联系起来,但实际上锂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很长的历史,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或锂盐主要用来治疗和抑制双相情感障碍,当人们患有这种疾病时通常会经历重大的情绪波动,从高点到狂躁,再到陷入抑郁的低谷。然而最近有研究人员将锂用作痴呆症的一种潜在的预防性疗法,于是有报道就提出问题,是否我们应该在饮用水中添加锂
Nature:癌症免疫疗法 “新燃料”——微生物群!
近日,发表在Nature Reviews Cancer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文章再次将微生物群与癌症治疗联系起来。作者们回顾了微生物群调节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进展。他们认为,在癌症和其它疾病中靶向微生物群可能
Nature Energy:超氧化物歧化酶可防止蓄电电池老化
关于人体细胞衰老,氧自由基学说认为细胞衰老是机体代谢产生的氧自由基对细胞损伤的积累。因此,细胞天然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来消除携带氧自由基的超氧化物。超氧化物正是在细胞呼吸生成能量过程中产生并且是氧自由基
NASA:生物燃料可降低飞机70%微粒排放
出于环保的目的,近年来各航空公司开始纷纷尝试研发并使用各种生物燃料。日前NASA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当航班上使用生物燃料作为动力源时,在尾气排放中所检测到的微粒排放远少于化石燃料。这一结果证明,从环保角度而
nature报道航空生物燃料或可减少污染物排放
近日,《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巡航情况下,与使用常规燃料相比,混合使用常规燃料和生物燃料可以使飞机发动机的颗粒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0~70%。该发现带来了有关飞行中的飞机使用生物燃料所产生的环境影
美国玉米乙醇发展迅速正逐步成为化石燃料的重要替代品
日前,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最新玉米乙醇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平衡的研究报告。报告基于对玉米乙醇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分析显示,美国目前玉米乙醇从生产到使用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汽油相比要减少43%。这个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