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乙醇工厂重开 因玉米收成创纪录激励生产利润

据芝加哥11月4日消息,关闭长达五年的美国乙醇工厂将重新恢复运转,因美国玉米收成创纪录高位拉低价格,并令生物燃料制造商的利润改善。 农产品巨头嘉吉公司周一称,重启旗下位于爱荷华州道奇堡的工厂,该工厂是嘉吉2011年从玉米加工商Tate&Lyle手中收购而来的。

2013-11-06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呼吁各国支持二代生物燃料研发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3日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高级生物燃料和电动汽车在道路运输领域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与传统化石燃料相匹敌,因此各国应加强和扩大对生物燃料研发的支持。 随着化石能源储藏量日益减少以及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近年来人类开始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探索与研发。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刚刚发布的这份研究报告,无疑为生物能源开发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2013-07-05

2070年将进入石油燃料夕阳时代?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市场分析师莫特利-福尔(MotleyFool)在壳牌公司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70年,汽车将很少使用石油燃料。 壳牌国际石油公司表示,未来我们将摆脱使用石油燃料。这份研究报告是基于政治和人口趋势得出的结论,这种变化性受到人口向城市迁移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城市使用全球66%的能源,未来30年将达到80%。

2013-10-22

欧盟搁置生物燃料限制计划 或为生物能源产业谋发展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立法者日前暂时搁置了生物燃料限制计划,此举或将为某些生物能源产业留下发展余地,但也极有可能导致未来粮价升高。 欧盟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早期鼓励使用的一些生物燃料如今必须禁用,而日前的这一决定无疑否定了该说法。欧洲议会环境委员会并未批准欧盟谈判代表就实施这一限制计划的法律文本进行谈判,这表示在2015年以前此项计划将不会获得通过。

2013-10-22

PNAS:利用微生物基因测序可提高生物燃料产出效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5日报道,美国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BEI)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了细菌耐受有毒盐溶液的生理机制,有望大大提高微生物抵抗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盐溶液毒性的能力。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可作为耐离子液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基础,带来更高效的生物燃料生产工艺。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1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

2012-11-18

你是否看好生物燃料前景?

日前,一些专家及政府组织质疑生物燃料前景,指出:生物柴油等传统生物燃料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且造价昂贵,不适合作为替代燃料,但目前尚无力解决生物燃料上存在的争议。

2012-05-14

美开发转基因细菌 可将常见野草转化为生物燃料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9日报道,最近,美国能源部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工程,首次制造出了能消化柳枝稷生物质的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将其中的糖转化为可代替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3种运输燃料的先进生物能源,而且无需添加任何酶。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2011-12-02

美国第二代生物燃料发展动力不足

今年2月,美国一上诉法院公布了对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起诉美国环保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一案的裁决结果。美国石油学会辩称,美国环保署高估了去年市场上纤维素乙醇的产量,纤维素乙醇属于第二代生物燃料,从不属于人类食物链的原料提炼而成。 原告美国石油学会表示,这让炼油和混炼企业进退两难。

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