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空军医科大学:酰胺核苷通过SIRT1-PGC1PPARαα途径促进糖尿病心脏线粒体融合

糖尿病(DM)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被视为相当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包括冠心病和心力衰竭(HF)。一项研究表明,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高出2-5倍。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已有广泛报道,主要涉及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导致糖尿病心肌病(DCM)

2022-03-27

Nature子刊揭示:为何大多数”不离手”的人,却没有患肺癌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我们经常在烟盒上看到的提示语,起源于联合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有关规定。

2022-04-14

Cell子刊:厦门大学李勤喜团队揭示谷氨酰胺缺乏能够诱导GLS1形成杆状多聚体进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理

该研究揭示了GLS1通过感应其产物浓度进行结构重塑,进而启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图4),同时为谷氨酰胺依赖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2-04-07

神经酰胺合成酶2在维持肝脏稳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神经酰胺合成酶2(CerS2,Ceramide synthases 2)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停滞缺失2(Mad2)的表达在维持肝脏染色体多倍体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2-02-27

Nature Metabolism:揭示谷氨酰胺合成酶直接调控肿瘤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增殖的异常活跃是肿瘤的显着特征之一。为了实现快速增殖,除了需要持续的增殖信号以及逃避生长抑制以外,肿瘤细胞还需要改变其代谢途径,为细胞分裂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能量。肿瘤细胞代谢途径的改变主要由代谢酶的异常表达和活化所介导。一般认为,这些代谢酶主要是以提供代谢产物的方式参与对细胞周期的调控。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代谢酶的非经典

2022-02-15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神经酰胺合成酶2调控肝脏病理多倍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鞘脂作为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之一,在信号转导和膜运输中发挥重要的控制因子作用。神经酰胺是所有鞘脂类物质的主干,由长链鞘氨醇通过酰胺键与不同链长的脂肪酸结合而成。神经酰胺合成酶(CerS1-CerS6)有六种亚型,每种亚型具有合成不同酰基链长的神经酰胺(C14:0-C30:0)的能力,并具有组织特异性分布。神经酰胺合成酶2(Ceramide synthase

2022-02-02

Science:我国科学家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裸盖菇素的非致幻类似物,有望治疗精神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和裸盖菇素(psilocybin)的非致幻类似物,有可能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2022-01-31

吸二手电子还会增加患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疾病风险

  近几年,全球范围内的电子烟使用率正逐年上升,很多人是因为戒烟而过度到电子烟,还有一些人认为电子烟的危害较小。实际上,大量研究证实使用电子烟与传统香烟一样会带来不良的健康后果。研究人员认为,与传统烟草香烟相比,电子烟产生的颗粒物较少,但电子烟气溶胶中的超细颗粒物含量可能更高,这些物质可能含有挥发性化合物和有毒金属,会损害肺部组织。尽管存

2022-01-14

柳叶刀子刊:你吸的不是,是孤独!吸烟会增加孤独感

  吸烟,导致多种癌症,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据世卫统计,吸烟每年造成约700万人死亡。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在中国,烟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亿,是世界上最大的卷烟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了全球40%的烟草。在15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26%的人吸烟,可见我国控烟是一

2022-01-07

Sci Rep:吸电子真能改变机体DNA并增加个体患癌风险吗?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吸电子香烟的人群(vapers)或许会经历DNA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与吸烟者机体所出现的变化相似,尽管其并没有那么明显。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