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林生物:十年“膜”一剑,亮剑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关键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Cell:从液体到固体的相变促进无膜细胞器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变对无膜细胞器的功能非常重要。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3月23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Nature: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清华大学肖百龙/李雪明团队首次解析机械力受体PIEZO1在脂膜环境中的受力展平过程。
Science:中美科学家联袂解析出四膜虫呼吸链的结构,揭示出真核生物核心代谢的多样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四膜虫(Tetrahymena)原来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它的呼吸作用---利用氧气产生细胞能量
欧盟CHMP推荐批准Kimmtrak: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
Kimmtrak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
美国FDA批准Kimmtrak(tebentafusp):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
tebentafusp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
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揭示脊髓室管膜瘤肿瘤微环境和多种细胞的互作网络
室管膜瘤是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上皮恶性肿瘤,常见发生于幕上、颅后窝和脊髓位置。与脑部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儿童不同,脊髓室管膜瘤多见于成人。手术切除是目前脊髓室管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不是所有病人均具备全切除手术条件。对于不接受辅助放化治疗的次切除患者,肿瘤复发率高达50%-70%。因此,发现新型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对于临床室管膜
细胞外囊泡对真菌生物膜发育的协调作用
真菌病原体白色念珠菌可以形成生物膜,保护它免受药物和免疫系统的伤害。生物膜细胞释放细胞外囊泡(EVs),促进细胞外基质形成和抗真菌药物耐药性。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提出膜受体内吞的新命运——内吞激活
近日,国际药理学顶级杂志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在线全文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子健教授课题组题为“The new fate of internalized membrane receptors: Internalized activation”的文章。细胞膜受体参与几乎所有生命活动,其功能异常是导致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