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种和野生种辣椒的全基因组测序揭示辣椒属的驯化与特异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别对Zunla-1和Chiltepin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高密度的连锁图谱,并组装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精细图谱。
Molecular Ecology:中国科学家在岛屿蛙类遗传多样性丧失方面取得新进展
AABC:汪筱林等确定辽西滤食性翼龙新属种
12月的《巴西科学院院刊》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蒋顺兴和导师汪筱林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new ctenochasmatid pterosau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western Liaoning, China。
JIPB:张玲等揭示蒟蒻薯属植物苞片的发育与进化
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张玲博士等研究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Bracts and Bracteoles in Tacca (Dioscoreaceae)。”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上,该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有花植物繁育系统的多样性与形成机制及其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PIBB:于军等种属特异性小蛋白功能进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研究员和肖景发副研究员及其团队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种属特异性小蛋白的功能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被《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IBB)网络版接收。 小蛋白(小于个100氨基酸长度的蛋白)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
唐业忠等峨眉弹琴蛙行为生态学研究工作受到国际关注
12月22日,Nature杂志在Research Highlights栏目刊文Animal Behaviour: Frogs croak about their pad(doi:10.1038/480417b),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行为与神经课题组关于峨眉弹琴蛙(仙琴娃)的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Real estate ads in Emei music frog vocalizations:
我国科学家确定中国石灰岩特有属
中国苦苣苔科在喀斯特地区具极高的特有性,包括属种等级,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正是分布于喀斯特地区的中国特有属之一。早先的石山苣苔属仅1种和1变种,后来有研究人员将其他属如朱红苣苔属、文采苣苔属部分种也归入本属,分布于中国南方(少数种类到越南北部)的典型喀斯特地区。
PLoS ONE:血桐属和野桐属植物谱系发育关系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生物学研究组的博士后Joeri及其合作者(荷兰Leiden大学自然生物多样性中心)利用贝叶斯钟重建和分析了血桐属和野桐属这两个大分子种属的数据。利用不同的分子标记、多个化石校准
Development:陈永龙等在热带爪蛙中建立了高效基因敲除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永龙博士的研究团队成功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热带爪蛙中获得了高效的靶向基因破坏,该研究成果Efficient RNA/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Xenopus tropicalis 于1月8日在线发表在DEVELOPMEN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