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30-44岁高强度工作者属心脏病高危人群
Saffolalife 研究表明印度人极少吃健康食品,患心脏病的风险高 印度孟买2012年10月9日电 /美通社/ -- 年轻高危人群 2012年 Saffolalife 研究发现,在30-34岁的年龄组中,75%的男性有患心血管疾病 (CVD) 的风险,女性为57%,表明年轻的男性工作者更易患心脏病。
PLoS ONE: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发现仙琴蛙的听觉系统具有季节可塑性
蛙类的繁殖行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雄性进入繁殖季节,开始大声鸣叫,以争夺配偶和领地。此时,雌性的听觉系统需要处理各种复杂的鸣声信号,例如,雌性仙琴蛙可根据鸣声的结构特点判断鸣声是否从洞穴中发出;冬季,蛙类进入冬眠,无需处理复杂的声音信号,此时最重要的是节约能量过冬。由此可推测:蛙类可能在冬季降低听觉系统的敏感性,以节约能量过冬,而在春季提高听觉系统的敏感性,处理各种复杂的声音信号。
J Comp Physiol A:杨萍等发现仙琴蛙的脑电与行为同步调制
动物的昼夜节律可能建立在光-暗周期、休息-活动周期或者睡眠-清醒周期的基础之上,而且光-暗周期的节律模式显著影响动物的生理和行为。
Chem Comm:赵勤实等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s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rzewalskone: A Cytotoxic Adduct of a Danshenol Type Terpenoid and an Icetexane Diterpenoid via 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 from Salvia prz
杨君兴等发现云南红河水系金线鲃属鱼类一新种—西畴金线鲃
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为中国鲤科(Cyprinidae)最大属,目前记载有效种50 余种,广泛分布于云南东部、贵州中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北部等地区。其中,26种分布于云南。云南文山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发育地区,洞穴鱼类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共记录洞穴鱼类约10种,且分布区均属南盘江水系,主要集中于丘北和砚山两地的龙潭和河流。
Naturwissenschaften:蒋志刚等揭示原羚属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与地理距离密切相关
理解物种地理分布格局是生物地理学、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关键核心之一。由于在空间生态学中必须考虑研究所涉及的尺度,从而选择合适的空间尺度是一个极为重要且经常发生的主题。
Plant Biol:姜花属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获进展
多倍化是植物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其在被子植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表明,所有被子植物在其进化历史过程中都经历了多倍化的过程。和祖先二被体相比,多倍体在一些重要性状上都产生了显著差异,如繁育系统、生态忍耐性、生长速率、传粉者、植食动物、适应性等,这些差异可能对植物的遗传变异、生活史、生理特性、地理分布等产生影响,从而使多倍体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分布到更广的范围...
北科生物干细胞两项技术通过AABB认证 中国大陆属首家
泰州2012年3月20日电-- 3月20日,中国首家 AABB 认证干细胞库颁证仪式在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举行,AABB 协会总裁 Karen L Shoos 为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颁证,国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及多位国内外干细胞领域专家学者见证了这一划时代的时刻。
PLoS ONE:马先蒿属系统演化研究获新进展
马先蒿属(Pedicularis)全球有600多种,是列当科中最大的属,其中有2/3以上的种类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横断山区,该地区是其物种多样化中心和特有中心之一。东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特有的斗叶组(Sect. Cyathophora)仅有7个种(其中1个种存疑),却拥有马先蒿属全部四种基本花冠类型,它是研究马先蒿属花冠演化和物种形成的模式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