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icrobiologyOpen:潘永信等发现生长温度影响趋磁细菌数量和种群多样性

说明:不同温度下趋磁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树(A)和群落相似性的主坐标分析(B),a、b和c表示同一温度下的三个平行样品。从图中可以看出,37°C下趋磁细菌的种群多样性与其余温度下的样品明显不同。

2012-11-18

1736年9月16日,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者华伦海特逝世

1、1736年9月16日,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者华伦海特逝世。 1736年9月16日,温度表和气压表的发明者、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华伦海特(1680-1736)逝世。华伦海特1709年发明了第一只实用酒精温度计。1714年又改用水银作测温物质制成水银温度计,定出了历史上第一个经验温标──华氏温标,使温度测量第一次有了统一的标准。从而使热学走上了实验科学的道路。华伦海特还进行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2015-03-26

PNAS:居住温度可能影响实验室小鼠的肿瘤生长

一项研究发现,在多数动物研究机构小鼠生活的地方的温度可能扭曲癌症免疫疗法研究的结果。

2013-11-19

如何消除温度对称量结果的影响

2013年的春夏是一个不平凡的时节,赛多利斯Secura、Quintix和Practum系列天平横空出世并在中国进行了盛大发布,这意味着称重的新纪元从此刻开启:称重结果将更加准确、称重体验将更加轻松。

2013-06-28

过去30年全球温度升高或致植物“疯长”?

科学家在对过去30年的卫星图像分析后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与干旱地区植物量呈现正相关   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观测显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之内,地球温度 上升了大约0.6摄氏度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详细研究了1982年至2010年间的卫星图像后发现,非洲、中东和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的植物生长与二氧化碳浓度存在关联,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位于干旱地区的植物出现“疯长”的现象...

2015-03-26

PLoS One: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受视觉影响

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美国在线科学杂志《PLoS综合》新一期上发表文章说,他们的实验表明,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可能受视觉信息影响。 东京大学认知科学专业教授横泽一彦的团队以20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验。他们在桌上竖起一块木制的挡板,让学生把自己的手放到挡板外侧,而在挡板内侧放置一只假手。坐在桌边的学生只能看到面前的假手,而看不见自己的手。

2013-01-16

PLoS ONE:崔宗斌等斑马鱼温度刺激适应机制的研究获进展

温度是决定鱼类生长、发育、摄食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关键生态因子。环境温度对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组装、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膜的流动性和透过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即使是小幅度的温度波动也会对细胞的平衡状态和生理功能造成影响。鱼类经常会遇到由水流、阳光照射、季节变化和温跃层变动等造成的水温变化。为了抵抗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鱼类进化形成了有效的温度刺激适应机制。

2012-11-18

ACS App Mat & Inter:基于纳米颗粒技术开发出新型电子皮肤 可同时感受触摸湿度及温度

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使用小型的金颗粒以及一种树脂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软性感受器,其将有望于集成产生新型的电子皮肤(e-skin)。(Credit: iStockphoto) 2013年7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

2013-07-10

Health: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并不可靠

 人体的温度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体温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下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虽然测量直肠和口腔的温度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体温,但都因实践起来不便而不被采用,最常见的测量体温的

2015-03-26

:揭示鱼类中温度与性别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12月29日,据《每日科学》报道,一项由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海洋科学研究所领导、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的研究,发现了鱼类中温度和性腺性别之间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在雌鱼中,高温会增加性腺芳香酶启动子的DNA甲基化。 环境温度对性别决定有影响。有些物种,如大西洋银边鱼,其性别决定主要取决于温度

20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