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子刊深度综述: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前景如何?
随着多款新冠候选疫苗的开发进入3期临床阶段,候选疫苗的安全性也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不少文章都提到,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效应可能成为新冠疫苗的潜在隐患。近日,一名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在第二次感染时症状比首次感染更为严重,也让人猜测这会不会是ADE的作用。开发疫苗的研究人员对ADE效应也早已有所关注,并且将它作为考量疫苗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近
基于机器学习的天然产物活性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云南大学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肖伟烈课题组在天然产物权威评述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上发表文章,对基于机器学习的天然产物活性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IF = 11.876, https://doi.org/10.1039/D0NP00043D)。该文章结合本团队的研究经验,在总结理论方法和分析文献案例的基础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深度解读!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30,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Harvey J. Alter、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Michael Houghton和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Charles M. Rice因发现了丙肝病毒而获得此奖。图片来源:www.nobelprize.org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给了三位在血源性肝炎研究领域
深度解读: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202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已决定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学研究所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Doudna博士,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编辑领域的贡献。
JEM深度解读!为何一个小小的点突变就能对T细胞的特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效应?
2020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T细胞在人类免疫系统功能发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能以较高的准确率有效区分疾病或外来异物和机体自身健康的组织,同时还会诱发必要的行动来处理一些外来入侵活动,这种免疫反应的细节是多种多样的,但目前研究人员并不理解其中每一个步骤。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
JCM:机器学习预测ECMO导致儿童脑损伤的风险
当患有心脏或肺部疾病的新生婴儿或儿童难以生存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人工肺为其支撑生命。这种被称为体外膜氧合(ECMO)的治疗方法被认为挽救了无数生命。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导致长期脑损伤。
Nat Biotechnol:数学算法揭示癌症潜在遗传变异
了解导致不同形式癌症的特定突变对于改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是DNA测序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很难检测到一些通常与癌症有关的重大突变,例如染色体部分的丢失或重复。
Nature论文深度解读!有史以来最详细地构建出人类心脏的细胞和分子图谱,有助开发个性化的心脏病治疗方法
2020年9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构建出健康的人类心脏的详细细胞和分子图谱,以了解这一重要器官如何发挥功能并阐明心血管疾病的问题所在。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9月2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Nature深度解读!科学家如何识别出几十种能促进癌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关键基因!
2020年9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Functional genomic landscape of cancer-intrinsic evasion of killing by T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几十个能促进癌细胞躲避宿主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