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观察家| 4+7后的医药企业转型与深度思考
4+7带量采购政策给行业带来的冲击远远超出想象。不仅导致仿制药为主业务的公司股价连续3日大跌——不少公司超过10%。连以创新着称的医药股王大恒瑞,股价也在两天内跌了10%,而且服务于创新药的CRO公司泰格医药和药明康德股价也纷纷下跌,尤其是泰格医药甚至当日跌停。有不少业内人士称之为“暗黑时刻”。那么为什么4+7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其实4+7本身带来的杀伤力和影响力并不大。一方面只有31个品种,另
中美CAR-T细胞疗法深度比较分析
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治疗近年来已成为最具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之一,在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血液肿瘤中显示出惊人的治疗效果。2017年,FDA批准了两种CAR - T细胞产品上市——诺华公司(Novartis)的Tisagenlecleucel和Kite的Axicabtagene Ciloleucel,分别用于治疗儿童和年轻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成人复发或
Genes & Devel:深度阐明抑癌基因p53如何促进癌症发生?
2018年1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s & Developmen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抑癌关键基因p53的突变诱发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者表示,在癌症早期阶段,突变的p53会拦截正常的p53蛋白,并且阻断其扮演保护性的角色,因此,p53就无法激活机体自身抵御癌症的天然防御性策略了,比如机
最资讯|深度解读T细胞
小编推荐会议:2018 (第四届)下一代CAR & TCR-T研讨会Nature:一种靶向脑部肿瘤的新型CAR T系统,让脑瘤无处可逃利用T细胞免疫治疗成功治疗脑癌的前提之一就是工程化的T细胞可以进入大脑组织并接触癌细胞,但是临床实验及基础研究都显示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大脑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血脑屏障的系统,会阻碍T细胞进入大脑组织。而近近日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在炎性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准确地预测细胞如何修复CRISPR诱发的DNA断裂
2018年11月9日/生物谷BIOON/---当双螺旋DNA因损伤(比如X射线暴露)发生断裂时,细胞中的分子机器会开展基因“自动校正(auto-correction)”,从而将基因组重新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修复通常是不完美的。细胞中的天然DNA修复过程能够以一种看似随机且不可预测的方式在断裂位点处添加或移除DNA片段。利用CRISPR-Cas9编辑基因能够在特定位点上让DNA发生断裂,但是这可能会
RNA甲基化修饰或能促进机体学习和记忆过程
2018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RNA携带着DNA编码的指令片段,其能携带蛋白质的产生从而完成细胞内的工作,但这一过程并不总是简单明了,DNA或RNA的化学修饰会在不改变实际遗传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的表达状况,这种表观遗传学修饰会影响机体许多生物学过程,比如免疫系统反应、神经细胞发育、多种人类癌症甚至肥胖等。图片来源:Vossman/ Wikipedia其中很多改变实际上是通过
同济大学刘琦教授课题组在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深度生成模型的药物研发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小分子设计以及新药研发是制药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人工智能技术有望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减少药物研发成本。近日,刘琦教授课题组受邀在国际计算化学领域著名期刊WIREs系列刊物《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发表长文,系统探讨了基于深度生成模型(Deep Generative Models)进行药物研发的计算问题。深度生成模型是近年来人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深度解读!
2018年10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17:30,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弗朗西丝-阿诺德(Frances H. Arnoid)、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者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者格雷戈里-温特(Sir Gregory P. Winter)共同获得此奖;其中弗朗西丝-阿诺德因研究酶的定向进化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深度解读!
2018年10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北京时间10月1日下午17:30,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教授和日本京都大学的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因发现抑制负向免疫调节的新型癌症疗法而获得此奖。癌症每年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如今其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威胁。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建立了一种完全
诺奖风向标:科学家们如何利用RNA分子进行深度研究?
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来自耶鲁大学的Joan Argetsinger Steitz教授因其40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RNA生物学领域所发挥的领导作用而获得了2018年拉斯克奖医学特殊成就奖。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科学家们在RNA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ure:测量RNA速度可预测单个细胞的未来状态和最终命运doi:10.1038/s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