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研究发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机制
科学家日前发现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复发以及产生化疗抗性的酶作用机制,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 ALL的标准治疗方法通常是利用核甘酸类似物破坏DNA合成,从而导致DNA损伤以及肿瘤细胞凋亡。虽然90%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有了初步恢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病情会复发并对治疗药物产生抗性。
Immunity:研究者揭示X连锁的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相关的分子机制
近日,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和人类免疫系统疾病-X连锁的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症(XLP disease)相关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日的国际杂志Immunity上。研究者Veillette表示,他们研究发现SAP分子在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他们试图去理解为什么SAP是自然杀伤细胞的重要组分,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有效清除异常的血细胞。
Cell Signal:心脏内皮细胞间质转型中microRNA的差异表达
成纤维细胞是产生大部分组织中胶原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主要细胞。在受伤的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激活成纤维细胞或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合成过多的ECM蛋白,在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近研究表明,成纤维样细胞过内皮细胞间质转型(EndMT)演变成内皮细胞通,促进心肌纤维化的发病。然而EndMT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
Cancer Cell: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协同性化疗新进展
6月12日,Cancer Cell杂志报道了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化学协同治疗的最新进展。 癌基因突变的知识,可催生靶向性杀死癌细胞而避免正常细胞受害的治疗手段。来那度胺在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中是一种活性药物。由于ABC DLBCL细胞中存在MYD88癌基因,来那度胺可通过促进干扰素β (IFNβ)的产生来杀死这些癌细胞。
Devel Cell:首次将小鼠导管内皮细胞重编程为胰岛素β细胞 有望治疗人类糖尿病
2013年6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Developmental 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Valrose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研究揭示,其胰腺中包含的细胞可以被转化成为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而且可以在任何年龄段的小鼠中发生,研究者表示,所有的胰腺β细胞都可以进行多次再生,这样在小鼠体内进行的化学诱导的糖尿病就可以被多次治疗,这项研究或造福于人类。
Gilead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药三期研究成功
Nat Immunol:鲁林荣等发现T淋巴细胞重要功能基因
T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鲁林荣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近日在T淋巴细胞中发现并命名一个名叫Tespa1的新基因,并阐释了其作用机制。
:临床二期试验表明Ibrutinib 对慢性白血病和套细胞淋巴瘤两种疾病有效
2013年6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的两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新药ibrutinib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两种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治疗靶点
在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s annual meeting)上,摩根裘德儿童研究中心的Kathryn Roberts博士报道称,通过基因分析方法发现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一个亚型的治疗靶点。 研究者称,这一亚型的患者并无PH染色体,但与具有PH染色体的患者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因此他们将这一亚型命名为PH样ALL。
: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新"罪犯"
纽约大学癌症研究所发表于Nature Medicine 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癌症致病基因Notch是如何与突变的Polycomb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PRC2)相互作用导致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发生的机制。 T-ALL是一种恶性血癌,主要在儿童中诊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