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2014:武田抗体偶联药物Adcetris大幅改善复发性系统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生存率
Adcetris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靶向T细胞淋巴瘤CD30分子,关键II期研究中,Adcetris大幅改善了复发性系统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生存率,4年存活率高达64%。
Circulation:科学家首次将人成纤维细胞成功转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2014年11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休斯顿卫理公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人类机体的疤痕细胞转化成为血管细胞,该研究发现或为开发修复损伤组织的疗法
FDA批准武田万珂(Velcade)用于套细胞淋巴瘤(MCL)初治群体
武田(Takeda)及旗下千禧制药(Millennium)10月9日宣布,FDA已批准Velcade(万珂,通用名:硼替佐米,bortezomib)注射液用于既往未经治疗(初治)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的治疗。
J Immunol:刘小龙等揭示T淋巴细胞分化调控新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近日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刘小龙研究组关于T淋巴细胞定向分化调控机制的最新成果“Epigenetic Silencing of Cd8 Genes by ThPOK-Mediated Deacetylation during CD4 T Cell Differentiation”。
Cancer Res:微小RNA通过内皮祖细胞调节血管生成
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EPCs)有助于小鼠和人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现象依赖性生长。内皮祖细胞通过旁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以及促进管腔直接进入发芽状态的新生血管来调节血管生成开关。 微小RNA(miRNA)是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包括血管生成。然而, miRNA 是否对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有作用仍然不明。
Am J Hematol:乳糜泻病人更可能患上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根据一项发表在2012年8月那期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期刊上的研究,患有乳糜泻(celiac disease)的病人,特别是那些在生命后期患上吸收不良症(malabsorption symptom)那些病人,有更高的淋巴增生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LPD)发生率。
Cancer Res:套细胞淋巴瘤治疗新靶点
近日,Moffitt癌症中心研究人员证明,在套细胞淋巴瘤(MCL)小鼠模型中抑制转录因子3(STAT3)信号转导和激活,有助免疫系统消除残余恶性肿瘤细胞。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Genetech 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GA101进入三期研究
2013年2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Genetech公司透露旗下研制的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药GA101又称obinutuzumab目前研究进行顺利,接下来将对GA101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评估这种新药能否与目前广泛使用的Rituxan相媲美。Genetech表示,实验中结合使用化疗药物和GA101的患者相较于只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有明显好转。
Nature:揭示抗原非依赖型的细胞信号引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制
2012年8月14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弗莱堡大学生物信号研究中心Hassan Jumaa教授领导的实验团队发现了一种促使免疫细胞转变为恶性癌细胞的分子机制。
PNAS:揭示T淋巴细胞进行灵活性选择机制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免疫系统必须是极其复杂的,这样才能对病毒、细菌和癌细胞的无止境攻击作出反应。免疫系统用来处理大量潜在威胁的一种机制就是随机结合DNA片段来产生淋巴细胞上的受体。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潜在受体数量大约是10的15次方。但是,实际产生的大量受体并不符合这种随机情形:一些受体产生的速率高于其他的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