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傅雄飞团队揭示随机过程视角下的细菌分裂调控
这一发现大大提高了人工细胞理性设计的灵活度。科研人员可以在细胞分裂决定机制难以改动的情况下,通过对分裂阈值随机过程特征的巧妙设计,控制细菌细胞的分裂行为。
Nature:从结构上揭示人类Dicer酶切割前体miRNA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RNA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Dicer酶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新的重要认识。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基因工程改造细菌,让它们组成自杀小队,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该研究设计了表达趋化因子的大肠杆菌来激活和招募先天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和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提供了一种癌症免疫治疗新策略。
Advanced Materials:阎锡蕴/范克龙团队开发多肽抗氧化纳米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研究团队针对缺血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率高、缺乏高效低毒治疗药物的难题,发明了一种多肽抗氧化纳米酶,其中的多肽能够靶向溶解血栓,MnO2纳米酶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催化活性
酶促DNA合成公司Ansa创造从头DNA合成长度纪录
Ansa 将于2023年4月启动克隆合成基因的早期访问计划。获得 Ansa 高度复杂的克隆DNA将使科学家能够探索以前由于序列太难合成而无法探索的领域。
Nature:揭示细菌劫持脑膜中的神经元导致脑膜炎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详细说明了使细菌突破大脑中称为脑膜的保护层,并导致大脑感染的逐步级联过程。细菌利用脑膜中的神经细胞来抑制免疫反应,使感染扩散到大脑中。
Cell:在一种常见的海洋细菌中发现一种新的水平基因转移机制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即使相隔很远,微小的原绿球菌通过一种以前未被记录的机制相互交换遗传信息。这使它们能够传播一大片基因,比如那些赋予代谢某种特定营养物的能力或抵御病毒的能力的基因。
乔治·丘奇团队创造出不会被任何病毒感染的细菌,让合成生物学和转基因更安全
剑桥大学团队所使用的的方法是对大肠杆菌基因组进行重组,使其从61组密码子中编码维持生命所需的全部蛋白质,而不是自然状态下的64组密码子。
Nat Commun | 张华凤/高平合作发现分泌蛋白酶PRSS35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外陷阱而影响肝癌进程
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细胞内的许多蛋白及其所介导的分子通路发生了变化,以满足肿瘤细胞生存和快速增殖的需求【1, 2】。同时,作为人体最主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肝脏分泌蛋白质组也必然发生了
Nature:华裔学者陈志坚教授揭示细菌增强cGAS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分子生物学教授陈志坚博士团队报告了细菌用来增强cGAS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有效性的一种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