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中国海洋大学易华西团队发现乳源细胞外囊泡改善肠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该研究在乳源细胞外囊泡改善肠炎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乳源细胞外囊泡可通过介导肠-肝轴屏障完整性发挥作用。

2023-04-18

Cell:在一种常见的海洋细菌中发现一种新的水平基因转移机制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即使相隔很远,微小的原绿球菌通过一种以前未被记录的机制相互交换遗传信息。这使它们能够传播一大片基因,比如那些赋予代谢某种特定营养物的能力或抵御病毒的能力的基因。

2023-01-13

螽斯化石揭示中生代声学景观的演化

 声音交流是动物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对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声音交流通常被用于求偶、交配、捕食和躲避天敌等行为,这构成了现代生态系统中纷繁复杂的声学景观的一部分。由于声学景观无法直接保存在化石记录

2022-12-15

海洋所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优质抗虫的经济微藻新种质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新种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抗虫且油脂含量高的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

2022-12-19

Nature:新研究发现一小部分海洋微生物在碳循环中起着巨大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一小部分海洋微生物对海洋中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释放负大部分责任。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来自于一种新的方法,从而为这些有助于控制大气和海洋之间复杂二氧化碳交换的微生物提供了新见解。

2022-12-20

Nature Communications:创建出仿生海洋电池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合作,创建了小型化仿生海洋电池,在生物光伏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2022-10-05

Nature子刊:海洋微生物氧杂蒽酮生物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生物合成研究团队在海洋微生物氧杂蒽酮生物合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9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

2022-09-21

Science子刊:上海海洋大学王成辉/李晨虹团队揭示大闸蟹断肢再生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利用第三代测序技术结合 BioNano 光学图谱和 Hi-C 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进行了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获得了染色体水平的精细基因组图谱。

2022-09-22

单籽豆化石揭示古近纪的西藏是北半球区系交流枢纽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长期在青藏高原中部开展古植物研究工作,近年来在伦坡拉盆地上始新统牛堡组发现一个新的植物群——雄梅植物群。

2022-08-17

Nature:发现一种新的海洋细菌家族,它们具有合成新的天然产物的巨大潜力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海洋微生物的分布和功能上,因为它们可能在海洋的进化和适应海洋生物圈正在经历的变化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