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Discovery:这种水果被发现能增强抗肿瘤效果,通过肠道菌群克服PD-1耐药难题
近日,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中心的 Bertrand Routy 团队在 Cancer Discovery 期刊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polyphenol exerts antitumor activity and circumvents anti-PD-1 resistance through effects on t
Small: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的高通量、单细胞精度的活细胞力学检测生物芯片及应用
活体微环境中细胞不断受到诸如拉力、静水压力和剪切力等物理力的作用。细胞对于外界信号的感知和响应是细胞的自我调节以适应和应答外界环境机械力的变化的一种重要机械特性。例如,在肿瘤微环境中,空间结构、张力强度、弹性系数等发生变化时,癌细胞会做出相应的调节以改变自身的机械特性,一方面通过驱动并调整细胞形状、骨架结构以及粘附亲和度,产生特定适应
Cell:在三维空间中模拟活的最小细胞的行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和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构建出活的“最小细胞”,其基因组只剩下最基本的要素,与此同时,他们构建出一种反映细胞行为的计算机模型。
Nat Comun:递送细菌的钠离子通道基因可让活小鼠的心肌细胞电激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展示了一种可以帮助活小鼠的心肌细胞电激活的基因疗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采用编码钠离子通道的工程化细菌基因。这一发现有可能导致治疗一系列电性心脏病的方法。
Nature:科学家揭示机体抗病原菌免疫应答新机制
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又称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强毒力致病菌,可通过宿主皮肤及呼吸道黏膜感染引发多种疾病。
粪菌胶囊首次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获得成果,一类全新的药物获批在即
劝别人做个人时常说要视金钱如粪土,可在这群科学家眼中,粪便它还就是个宝藏。基本上所有关于肠菌的基础研究中都少不了给小鼠做粪菌移植(FMT),也就是喂小鼠吃各种鼠粪或者人粪(真是天人共粪啊!)。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展现出粪便的价值,准确来说是肠菌的价值。大量研究表明,肠菌与肥胖、认知行为[2]、衰老[3]等都脱不了关系,甚至还能助力免疫治疗
J Extracell Vesicl: 肠道病毒破坏菌群胞外囊泡
肠道共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破坏共生菌群与疾病的发展和持久性有关。肠道病毒利用共生菌加强病毒感染的广泛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
PNAS:中性突变或在机体肠道菌群中占据主导地位 并能增强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2022年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菌群具有重要的遗传多样性,而肠道的特定空间特征或许会在环境中塑造其进化过程;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题为“Hydrodynamic flow and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in the gut enhance neutral bacterial diversity”的
ISME Communications:沈其荣院士团队利用根际菌群移植筑建根际免疫新防线
Nature子刊《ISM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南农大资环学院沈其荣院士团队LorMe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Exploring rhizo-microbiome transplants as a tool for protective plant-microbiome manipulation》。该研究通过田间原位试
《自然》双重磅:肠菌“脑控”实锤了!科学家首次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同时证实,清除特定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望治疗自闭症
一篇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文章表示,肠菌及其代谢物作为大脑发育和行为的关键调节器,竟会加重焦虑症状。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Sarkis K.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由小鼠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4EPS被吸收到血液后,经全身循环进入大脑,通过影响大脑中的髓鞘形成来影响小鼠的复杂行为,导致小鼠的焦虑加重[1]。而且,这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