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EBS Letters:癌症抑制相关因子RBM5有效促进DHX15解旋酶活性

2012年3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夏璐研究小组在《FEBS Letters》杂志在线发表文章,报道了癌症抑制因子RBM5与剪接因子DHX15直接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DHX15核酸解旋酶的活性。 在肺癌等多种癌症发生早期,都伴随有染色体3p21.3区域的缺失,RBM5基因则位于这段区域内。前期研究发现,RBM5的高表达能促进细胞凋亡,低表达则诱导细胞癌化。

2012-11-18

EMBO Reports:中科院科学家揭示细胞自噬活性的调控机制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宏实验室在EMBO Reports上发文阐释细胞自噬活性机制。

2014-05-07

“海岸带活性物质开发”项目获批2011年度烟台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立项

日前,由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海岸带活性物质开发”项目,正式获批2011年度烟台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立项,并将获得50万元的烟台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扶持。 “海岸带活性物质开发平台”是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联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建设共同建设的园区公共技术平台,是科技园发展特色高端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打造的“蓝色园区”大力重要举措之一。

2012-11-19

Organic Letters:邱明华等在针叶樱桃中发现具有抑制AChE活性的新结构

针叶樱桃(Acerola cherry)是金虎尾科(Malpighiaceae)金虎尾属(Malpighia)凹缘金虎尾(M. emarginata)的果实。早在1946年发现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含量可达4000毫克/100克,是名符其实的“天然维生素C之王”。

2013-04-23

Diabetes:胰岛素激活颈动脉体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

2013年4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3月25日在线发表在Diabet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胰岛素激活颈动脉体(CB)可能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IR)和高血压。

2013-04-17

PNAS:开发出控制细胞活性和代谢过程的光控新技术

图中揭示的是细胞中脂质的形成(橘黄色),当给与蓝光时,这种脂质的形成立刻就会被催化(中间图),当蓝光关闭,这种催化效应就可以恢复(如右图)。 2012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耶鲁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光改变细胞活性的方法,其使用蓝光仅仅闪烁一毫秒就可以调节细胞内部的关键信号分子,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调节细胞功能,来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

2012-11-18

Nat Chem:新研究有望保持抗生素活性同时阻止副作用产生

2012年8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新项目正在研究改变抗生素的产生是否能够除去它的副作用,而正是这些副作用阻止它在临床上被用来抵抗耐药性超级细菌。 衣霉素(tunicamycin)是由土壤细菌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 它以一种临床上新的方式来阻断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作用,从而使得它成为一种潜在地非常有吸引力的候选药物来治疗耐药性病原体。

2012-11-18

Angew Chem Int Edit:一种增强药物抗HIV活性的潜在分子

上海 2012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慕尼黑和那不勒斯研究人员证明一种稍加修改的具有抗HIV活性的合成肽能使得一种对趋化因子受体CXCR4较高的亲和力的化合物的亲和力提高两倍以上,并大大提高了新化合物的抗HIV活性。 不同株HIV-1病毒借用趋化因子受体CCR5或CXCR4进入免疫细胞。

2012-11-18

Developmental Biology:整合素信号通路对维持果蝇肠上皮干细胞的活性和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的重要作用

成体干细胞通常利用粘附机制附着在一个特殊的微环境中得以长期维持。果蝇的肠上皮干细胞位于肠上皮的基地部位,与周围的环形肌仅有一层基地膜相间隔。环形肌分泌多个信号因子调节干细胞的维持和活性,因而构成了干细胞的微环境。在这篇论文中,作者发现果蝇的肠上皮干细胞通过表达多个整合素因子将自己铆钉在微环境之中。整合素信号通路的激活不仅介导了肠上皮干细胞与基地膜的粘附,而且是干细胞增殖所必须的。

2013-03-14

遗传发育所等在表观遗传调控水稻转座子活性方面获进展

转座元件是指在基因组中能够移动或复制并重新整合到基因组新位点的DNA片段,它们对动植物基因组的组成、进化和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宿主基因组中,如果失去对转座元件的有效抑制,这些元件将对基因表达和基因组的稳定性构成影响。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单子叶模式植物,其中存在着大量的转座元件,迄今为止,对于水稻宿主基因组如何调节这些转座元件还知之甚少。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