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的性能和生物材料学研究--专访高分子材料科学家邵正中教授
蚕丝不仅是纺织丝绸的纤维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生物材料。近年来,蚕丝纤维性能的改造及丝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6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先进材料实验室里,生物谷通讯员就蚕丝以及丝蛋白在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概况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对邵正中教授进行了访谈。
解密活体生物功能的“语言”-揭开美国非损伤微测技术在中国快速成长之谜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动下,基因层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而目光深邃的学者们已注视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大门隆隆打开,生命功能层面的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宠儿。如果有一项技术能够搭建起从基因结构到功能的桥梁,那必将使生命科学大放异彩。非损伤微测技术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
Small:抗微生物的纳米银材料或可引发芽孢杆菌对其产生抗性
2013年5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mall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如何对纳米银颗粒的消毒特性产生反应,这种银纳米颗粒经常用于消费者的某些产品、同时也应用于医疗和环境等领域。
Biomacromolecules:使用噬菌体来杀灭医用植入材料表面的耐药细菌
2013年5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病毒可以感染并杀灭细菌,在抗生素被发明之前的岁月里,其是抑制细菌感染以及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最好的工具。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iomacromolecul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密西西比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的研究者揭示了细菌噬菌体在抑制以及治疗细菌感染上的重要作用。
光镊技术成功捕获活体动物细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系李银妹课题组,近日与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合作,采用活体动物内的细胞,发展了动物体内细胞三维光学捕获技术。日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网站还以《医学研究:用光清除血管被堵塞的血管》为题对该研究工作进行报道。
2013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暨2013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6月召开在即
新版GMP的实施,对制药企业软件和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制药装备做了详细规定,在装备的安装、使用和维修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规范,这将使国内制药工程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目前众多医药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大量经费预算将被投入到制药设备与生产材料的更新中,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各项法规及行业变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为国内外制药设备、医药包装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商机,也将进一步推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Nat Commun:特殊材料加速干细胞生长
2013年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表示,他们可以通过一种新型的产生干细胞的方法来提高疾病的药物筛选速率以及新型疗法的开发速度,这对于众多疾病,比如帕金森疾病或者亨廷顿氏症的治疗无疑是一大突破。
:线虫胚胎后发育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欧光朔研究组在2012年12月期的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题为Live imaging of cellular dynamics dur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的文章,介绍他们发展的研究线虫胚胎后发育的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胚胎后发育是生命体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
Biomaterials:特殊生物材料或可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2013年1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研究者一直在探索如何用组织工程技术来修复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但是由于神经干细胞(NSC)所扮演的关键和复杂的角色致使修复神经损伤的技术依然停滞不前。干细胞自胚胎发育产生新的细胞后就一直存留在机体中,其控制着机体许多关键的任务,比如机体生长加速、神经细胞分化必要的物理和生化代谢等。
阿斯利康与材料开发公司Ceram签署无机控释技术开发协议
2013年1月23日讯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周二宣布,与国际材料开发公司Ceram Research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根据协议条款,Ceram将在一项可行性研究中开发其无机控释技术,用于递送阿斯利康所挑选的化合物。这项技术如果成功实施,将为阿斯利康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配方方法来递送这些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