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外泌体递送宿主因子蛋白IFITM3可以抑制胎儿中寨卡病毒的感染
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是黄病毒科中的一种病毒,它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类。通常寨卡病毒感染只会引起轻微的症状,如皮疹、结膜炎和短期发热;然而,怀孕的母亲感染寨卡病毒后,病毒可以经宫内途径感染胎儿,并引起胎儿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小头畸形的出生缺陷。在过去二十年中,世界上至少爆发过三次寨卡病毒疫情。2015 年的最新
Lancet:更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药物组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不能有效治疗COVID-19住院患者
2020年10月8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来自RECOVERY合作团队(RECOVERY Collaborative Group)的研究人员发现药物组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对COVID-19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0月5日在线发表在Lancet期刊上,
华北制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过评
9月18日,华北制药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375g)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药品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以下简称“一致性评价”)。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广谱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大多数致病的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但阿莫西林易受耐药菌产生的 β-内酰胺酶降解;克拉维酸
NEJM:药物达洛鲁胺或能明显改善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2020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EJM上题为“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nd Survival with Darolutamid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巴黎萨克雷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非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non
Science:详解先前的寨卡病毒感染可增加严重登革热病毒感染的风险
2020年8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和尼加拉瓜的研究人员发现感染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会使人们以后更容易患上登革热病,而且当他们真地患上登革热病时,他们会遭受更严重的症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8月28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Zika virus infection enhances future ris
Nat Struct Mol Biol:研究揭示寨卡病毒抑制免疫反应的机制
最近一项研究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概述了寨卡病毒如何抑制其宿主的免疫系统。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得到批准。
PNAS:寨卡病毒关键突变促进其传播
近日,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分校的学科团队发现了寨卡病毒突变现象,该突变可能与2015/2016年爆发性病毒传播以及感染孕妇所生的小头畸形(小头颅婴儿)有关。该研究目前发表在《PNA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