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 Plant Cell:储成才等水稻油菜素内酯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获进展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其在调控植物株型、器官大小及抗病抗逆等过程中的功能决定了BR在生产上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其在粮食作物中的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仍知之甚微。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储成才课题组童红宁博士通过大规模筛选水稻突变体,获得一个BR不敏感材料,并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克隆到相应基因DLT。

2012-06-11

欧盟生物燃料前景对油菜籽价格利空,不过小麦用量或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驻欧盟农业参赞发布的2014年欧盟生物燃料年度报告显示,欧盟生物燃料行业的油菜籽消费量可能比4年前的高点减少20%,不过随着小麦价格下跌,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小麦消费量可能增长。报告称,由于生物燃料

2014-07-17

青海“青杂5号”油菜品种在蒙古国大面积推广

“青杂5 号”是青海省科技厅“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成果,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国家区域试验中普遍表现增产,2008年—2012年连续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的主导油菜品种。曾在2010年、2011年先后创造了我国油菜单产404.8公斤/亩和450.45公斤/亩的历史最高纪录。

2013-06-18

Plant Physiol:王秀杰等揭示miRNA在油菜油份积累和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12月2日,国际著名杂志Plant Physi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相关机构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mall RNA profiling in two Brassica napus cultivars identifies microRNAs with oi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al correlated expressions an

2011-12-13

我国选育出产量超杂交品种的超高产油菜

随着油菜采收时节到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湖北蕲春的示范基地传来好消息。该所选育的新型超高产常规油菜品种亩产最高达299公斤。 据负责该课题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轮回选择课题组介绍,研究人员将传统育种技术、小孢子培养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有机整合,形成高效的油菜杂种优势固定化技术,快速有效地聚合和固定了产量、品质性状和杂种等优势...

2015-02-15

:科学家发现抗油菜叶斑病基因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能够抗油菜叶斑病的基因,他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培养出能够抗病和高产的新品种油菜。 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新一期《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一些油菜变种中发现了这个代号为R的抗病基因,它位于油菜的A1号染色体上。拥有这个基因的油菜会生产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影响叶斑病病原菌的繁殖行为。

201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