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葛高翔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Snail and Slug mediate tamoxifen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c
IJAA:雷洛昔芬可明显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发挥
2012年9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上的一篇标题为“Raloxifene attenuate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yocyanin production and virulence”的研究报告,在这项研究报告中...
AAC:鉴别出一种新型的细菌耐药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来自锡耶纳大学等处研究者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意大利分离出的绿脓杆菌菌株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的细菌获得性的金属β内酰胺酶类,名为FIM-1,相关研究成果“FIM-1, a new acquired metallo-β-lactamase from a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 isolate from Ita
AAC:揭示细菌β内酰胺酶抵御抗生素杀菌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揭示了绿脓杆菌中,高水平的β-内酰胺酶可以高效改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活性。
Nature:酰胺形成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12月22日,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一篇综述文章“Rethinking amide bond synthesis。”文章阐述了酰胺形成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 酰胺键是蛋白质内的重要化学键,构成一些功能最多、使用最广的合成聚合物的基础。然而,用于酰胺合成的现有方法非常一般化,被普遍认为太宽泛、不够精密。
贝沙罗汀治疗AD的功效取决于AD疾病所处阶段
虽然一种癌症治疗药物贝沙罗汀(bexarotene)显示出对阿尔茨海默氏病小鼠有治疗功效,但其在小鼠AD新模型中得到了令人困惑的结果,新的小鼠AD模型比任何其他动物模型更加紧密地模仿了人类阿尔茨海默氏症疾病的遗传学和病理学机制。
New Engl J Med:利伐沙班能降低心脏病患者死亡率
日前,一项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报告的研究结论称,抗凝血药物利伐沙班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风险及心脏病发作风险。 研究显示,服用利伐沙班的患者比没有服用该药患者的心血管死亡、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16%。
JCO:标志物鉴定出对它莫西芬响应的乳腺癌患者
杰佛逊凯末尔肿瘤中心的癌症研究人员和国际小组的合作人员已经发现一种乳腺癌生物标志物,这种标志物有助于鉴定对抗雌激素治疗响应的女性,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16日在线《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抗雌激素药物,最著名的它莫西芬(三苯氧胺),广泛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病人。但是,约三分之一的它莫西芬治疗患者对其不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