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朱英国等水稻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英国院士课题组在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The Rice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RF5 Restores Fertility in Hong-Lian Cytoplasmic Male-Sterile Lines via a Complex with the Glycine-Rich Pr
杂交育种VS 转基因育种
Nat Commun:李家洋等建立调控水稻株型基本工作模型
水稻的分蘖是决定产量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适当的分蘖数目直接决定水稻的产量。此外,水稻的分蘖也是在植物生物学中决定株型建成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在过去十余年,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对水稻分蘖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Nat Commun:真菌基因组揭示了水稻感染的遗传基础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使水稻患假黑粉病(稻曲病)的一种真菌的基因组序列草图。这项研究识别出了在这种真菌的致病潜力中可能起一定作用的基因,让我们对有可能作为疾病控制目标的感染机制有所认识。
Plant Physiol:储成才等激素调控水稻冠根发育研究获进展
细胞分裂素是植物中五大激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5年日本科学家首先发现了许多高产水稻品种中一个编码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基因OsCKX2的突变,造成细胞分裂素在花序分生组织中的特异性累积,导致大穗的表型,最终导致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Euphytica:傅金民等草坪草高羊茅耐热育种研究取得进展
高羊茅是主要冷季型草坪草和牧草之一,但夏季炎热高温使高羊茅草坪质量下降,严重时引起大面积死亡。因此,培育高羊茅耐热新品种成为高羊茅耐热育种的重要目标。
HortScience:李义等育种消除植物“火焰卫矛”侵略性
“火焰卫矛”是广受欢迎的园林观赏植物,不过由于具有很强的入侵性,这种植物在美国多个州被列入“黑名单”。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培育出一种无籽火焰卫矛新品种,在保留火焰卫矛鲜红夺目特性的同时,消除了其入侵自然栖息地的能力。 这种火焰卫矛是由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转基因植物中心主任李义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的。
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项目启动
由中国农科院、国际水稻所和华大基因研究院协作开展的“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重大科研项目”15日在深圳启动,将在2012年年内完成并向全球发布。 这一项目的启动意味着水稻全基因分子育种全面展开。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罗伯特.瑞格勒表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表明中国对进一步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和所需设施的大力支持,研究成果将会使全世界水稻种植者获益。
Plant Physiology:水稻受体类激酶OsSIK2提高耐盐性并延缓衰老
受体类激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在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张劲松课题组和陈受宜课题组的研究发现,水稻的一个具有S-结构域的受体类激酶OsSIK2参与调控非生物胁迫反应和衰老过程。OsSIK2定位于细胞质膜,在Mn2+存在下具有激酶活性。OsSIK2基因主要在水稻叶片和叶鞘表达,其表达受盐、干旱、冷害和植物激素ABA的诱导。